作者:
MyAll (靜岡玉露)
2015-07-11 06:58:23最近魯蛇畢業了 也失業了
上網找文章抒發心情 看到這篇
http://goo.gl/2fX5JZ
2010年 Career 職場情報誌 第 409 期
臧聲遠的分析
他說
就業力=
科系+學校排名+學位+證照+核心專業技術+跨領域專長+比賽記錄+
作品+課外社團活動+打工實習經驗+軟實力+性格態度+氣質涵養+外型+體能
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是這樣為什麼大家還要為了好科系拼命念書呢 ˊ_>ˋ?
我不覺得...
台灣的社會氛圍
八卦板戰文理組的情勢
都再再展現了
科系決定一切的價值觀 已經根深蒂固
成為台灣社會的潛意識
就算這類雜誌文章 再怎樣寫
都沒辦法改變這種事實
生涯規劃板也不乏一堆對自己未來感到茫然的人
更何況是沒有上PTT的人呢 ˊ_>ˋ
先拋下這些想法
以五年後的現在社會來看
這篇文章分析的到底有沒有錯呢?
抑或是 這篇文章的內容對台灣就業市場的分析
放到現在社會還是一模一樣的情況呢?
但如果科系真的只有15種之1的因素
為何他還要分析一長串科系內容呢 OAO?
是否有前後矛盾之點所在呢?
他是不是還忘了說 慣老闆只會COST DOWN呢?
台灣的青年們該怎麼樣活出自己的路呢? QAQ
魯蛇們該如何自救呢?
作者:
cpc21478 (ã«ã‚ƒã‚“ã±ã™ãƒ¼)
2015-07-11 06:59:00業力引爆
作者: zero7810 (aa) 2015-07-11 06:59:00
有能力自己當老闆就不怕失業了^o^
作者:
ayueh (116瘦宅)
2015-07-11 07:00:00ob'_'ov
作者:
jay88 (傑)
2015-07-11 07:01:00幹嘛不當公務員
你文組的齁 每個項目所佔比例又不一樣 怎會1/15
作者:
Workforme (目標當個æ¥ç¸¾è½‰æ©Ÿè‚¡)
2015-07-11 07:04:00比重不同吧 不是15項就每項1/15
作者:
NaouZ (W3ME)
2015-07-11 07:04:00但是加權指數是 95%, 其他十四項才均分 5%.
作者:
Fezico (尬廣跟上)
2015-07-11 07:05:00假的,老爸決定你就業率的百分之百
作者:
NTOUME (輪機小弟)
2015-07-11 07:05:00不要看雜誌整天畫虎藍 念書要念有執照能考的就對了
作者:
bill0205 (善良的小孩沒人愛)
2015-07-11 07:06:00爸爸叫什麼名子=這些15項*100
作者:
Fezico (尬廣跟上)
2015-07-11 07:07:00那15項哪個不能用錢堆出來,投對胎比較重要
作者:
linyap (miche)
2015-07-11 07:07:00老爸35% 20%科系 20%學校 20%學位,剩下不重要的再來平分其實看看聖文就知道了 如果不是他老爸他最好可以當長官
作者:
obov (來噓蒼真)
2015-07-11 07:12:00純噓不下
證照有用的比例低於1%。有用的你考不到,沒用的一堆人有
作者:
LiuSky (天空)
2015-07-11 07:16:00這種文章都嘛隨便寫隨便掰 根本沒有經過嚴格的統計研究不過我還是蠻好奇台灣怎麼都沒有類似美國科系平均薪資的研
光看他在那TYPE B TYPE C就知道這文組寫的...
作者:
LiuSky (天空)
2015-07-11 07:18:00究 怕政治不正確 文組抗議嗎? 美國都有類似的研究了
作者:
imaclone (毫無反應就是個@@)
2015-07-11 07:32:00Ya力引爆
作者:
linyap (miche)
2015-07-11 07:35:00那是寫給老闆們自嗨的,然後順便騙騙不會獨立思考的
作者:
b2481 (RayGetRUA-RUA)
2015-07-11 07:51:00他沒寫比重,而且只是把所有因素寫進去,有寫跟沒寫一樣而且一堆重複的,軟實力跟性格有什麼不同= =而且學位就包含科系+學校,亂寫一通合起來比較像:外在.個性.經驗&技術.學位如果已經有工作經驗了,那學位幾乎可省略真的有講跟沒講一樣
作者:
marsper (Life finds a way.)
2015-07-11 08:16:00樓上說的沒錯,其實前提條件已經建立在有工作經驗了...有工作經驗之後學位的重要性就降低很多了
作者:
TheWho (the seeker)
2015-07-11 08:38:00看到臧聲遠就知道是篇廢文 開創520分水嶺文章
作者:
naniate (納尼亞汰)
2015-07-11 09:27:00沒有加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