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台灣古典文學到底有什麼價值

作者: sizumaru (8-BALL)   2015-07-16 23:13:04
※ 引述《b58813808 (楊湯湯)》之銘言:
: 如題
: 不管是連戰那漢奸阿公寫的東西
: 還是郁永河這種芝麻綠豆官的作品
: 說白了
: 那種垃圾流水帳我也寫得出來啊
: 到底國高中課本為什麼要放呢
不好意思,藏書界竹野內豐終於姍姍來遲了!
這麼久才回這篇文的關係是,
大家都在等你寫所謂你也寫得粗乃的流水帳古文呢!
既然你遲遲不交,那在等你交卷的這段時間,就讓我來聊幾句吧。
推文還有人說,臺灣歷史那麼短,哪有古典文學?
就是這句話,讓我更深刻體認,課本裡的臺灣古典文學真的放得太少了,
才會讓人有這樣的誤解。
事實上,臺灣從進入歷史時代之後至今的這三百多年來,
古典文學流行的時代還遠遠超過白話文學,居然有人認為臺灣沒有古典文學?
文學本身,即有抒發情感、反映時代、語文藝術、濟世載道等功能
(最末一項功能之必要,在近代的文學評論界開始受到質疑,且不談它),
而在臺灣生長的人們,跟著島嶼的脈動一起呼吸,跟著政局的變遷一同喜悲,
遂化作文字寫成臺灣專屬的古典文學。
是以臺灣歷史雖短,文學作品並不少,
其抒情、藝術與史料價值,亦絲毫不遜於任何國家的文學作品。
就以在臺產生、與臺灣有關的傳統詩(近體詩,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律詩、絕句)來說,
目前有登記的書目便有三千多種。
本魯與家父大約有收藏約兩千本。
http://goo.gl/zEEPd1
http://goo.gl/7sxS1t
近年臺灣古典文學已經整理發表的工具書,有:
臺灣文學館:《全臺詩》(叢書)。
吳福助、黃哲永:《全臺文》。
許俊雅、吳福助:《全臺賦》。
高志彬、黃哲永:《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叢書)....等。
以上這些書,合計超過一百多本。
以上是「量」的部份,再來我們提幾個「質」的欣賞。
我們對《三字經》想必是耳熟能詳的,
但臺灣只有多少比例的人知道《臺灣三字經》?
此書1900年完稿,作者新竹青年王石鵬時年二十四歲,臺北師範學校學生。
這本《臺灣三字經》結合了:
一、將明代到日治初期有關臺灣的書籍作總整理;
二、強調地理學知識能夠開化文明;
三、就讀臺北師範學校的教育初衷;
四、便於本島童蒙口頭熟讀等動機,參考了中外諸家研究,
以韻語的形式編成以地理學為主軸的童蒙教材。
https://goo.gl/dPg16z


大家就算沒讀過,應該也聽過古代人讀書要讀《百家姓》吧?
但有多少人知道台灣人曾經寫過《千家姓》(黃錫祉,1935年)、


或者《新百家姓》(辜尚賢,約1970年)?
尤其是《新百家姓》,收錄1288個姓氏,它的編寫方式居然還是「成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