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eniuscheung ("萌"是一種原罪)》之銘言:
: 如題
: 昨天又發生隨機傷人事件
: 此兇手從報導上看
: 當過保全
: 有吸毒前科
: 雖說目前失業,但吸毒應該更嚴重吧
: 吸安非他命之後的後遺症才更是導致隨機傷人的原因吧
: 結果媒體總想把風向轉移到失業所以才會這樣做
: 彷彿要批鬥失業的人,而不是要批鬥吸毒的人
: 新聞報導這樣只會導致惡性循環,失業的人在家看到這種新聞
: 鐵定又會受挫,家人鐵定又會借著新聞又罵又酸,不就又可能導致悲劇發生?
: 那為啥媒體還要這樣帶風向?
: 為何不報導吸毒才是主因?
: 而是冒著可能又會有其他悲劇發生的可能性拼命把風向帶到失業?
: 有相關八卦嗎?
不可否認
失業是犯罪的危險因子
古有明訓:飢寒起盜心
不過筆者的問題意識在于
為何南歐諸國 如希臘等國
年輕人的失業率比台灣地區高
卻未聞隨機殺人事件
這種略過刑法第320條
直接跳到刑法第271條的行徑
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