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東吳大臣輩份圖,只列舉幾個
─────────────────────────────────────
150 孫堅(156)程普(151)黃蓋(154)祖茂(155)韓當(156)張紘(153)
張昭(156)朱治(156)
─────────────────────────────────────
160 孫靜(160)周泰(163)呂範(169)太史慈(166)凌操(165)蔣欽(167)
─────────────────────────────────────
170 孫策(175)周瑜(175)魯肅(172)諸葛瑾(174)甘寧(174)呂蒙(178)
─────────────────────────────────────
180 孫權(182)朱然(182)孫翊(184)闞澤(183)陸遜(183)凌統(189)
─────────────────────────────────────
()內是出生年,暗色是赤壁之戰已經不在的了
從古至今,年紀差不多的,其實就比較容易打成一片,
那些 15X 年出生的東吳重臣,從孫堅時代一直打到赤壁戰前,大約就 50~60 歲了,
在他們眼中,孫權跟身邊的 20~40 歲的"年輕人",
對他們而言是子侄輩了,要他們接受這些年輕人的"指揮",
對這些老臣而言可是有面子問題,
可以想像日後陸遜指揮的動韓當等人,
真的是要有兩把刷子。
※ 引述《backere0720 (backere)》之銘言:
: 因為小說效果 , 為了諸葛亮塑照一位對手
: 三國演義將東吳全部的功臣都歸於周瑜
: 但正史上呢 ?
: 曹魏真正退兵的理由是瘟疫 , 陸上真正承認的敗仗是輸給劉備
: 而吳書則大寫特寫吹捧在水戰的勝利
: 但一來周瑜與程普官階各為左右都督 , 而非演義所說的大都督與副督都
: 也就是說兩人地位相等 , 甚至因為程普較資深 , 地位更高一些
: 但這都不重要 , 東吳水戰真正致勝關鍵火攻其實是黃蓋提出的
: 所以其實赤壁之戰東吳真正的功勞應該歸於黃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