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聯合
2.完整新聞標題:
大學生以「跪」為尊?拜師禮惹議
3.完整新聞內文:
●大學新生入學一「跪」引爆爭議,學校想太少、網友想太多,忽略拜師禮背後所反映出的
師生權力關係,與強調學生主體性的大學校園衝突。
●透過不同新生活動、典禮形式,學校想傳達出怎樣的教育想像?又期待培養出怎樣的學生
?
近期正值各大專院校開學期間,各校紛紛準備別出心裁的活動,來歡迎即將踏入校園的新
鮮人,有學校吹起「復古風」-在新生營隊或入學典禮上效法古禮,由學生奉上六禮、拜
師帖等物,跪地向師長行「拜師禮」。
沒想到這樣的開學儀式,在媒體報導及大學臉書社群揭露後,卻引發廣大批評聲浪。
不少學生、網友在臉書、PTT等網路論壇留言,批校方此舉「奴化」、是以傳統「上對下
」權威思維,詮釋大學校園內的教育樣貌,這是主辦單位始料未及的,卻也從中延伸出一
個有趣的議題:
到底我們的大學教育,對於師生關係的想像為何?又期待培養出什麼樣的學生?
主辦單位想太少 還是網友想太多?
學生跪地向師長行「拜師禮」,在臉書掀起議論。
事件爆發後,舉辦類似拜師禮儀式的台師大、東吳大學皆出面回應滅火。
台師大負責籌劃的學生表示,活動由學生和校方共同執行,拜師禮用意是為了讓學生學習
對知識的尊重,過去兩年都是如此,沒想到今年引發爭議,坦言「沒想這麼多」,形式可
再改進。
東吳大學今年則是首次嘗試拜師禮,面對批評聲浪,校方也說「虛心接受指教、接納多元
意見」。
從回應中,可以觀察出校方和學生在籌劃相關活動時,初衷是單純的,想以吸睛、有趣的
方式呈現尊師重道的精神,對於「跪地」、「奉禮」形式背後可能反映的意涵及想像,並
未有太多思考。
而網友、學生卻想得遠比主辦單位多,批評者說這是奴化、巴結教育:
「都什麼時代還搞跪拜?」
「連父母都沒跪了我幹嘛跪老師?」
「原來大學對於學習的想像就是學生對老師服從」
還有人語帶諷刺地說:「既然奉上束脩,那可以不繳學費嗎?」短短幾分鐘「拜師」,引
來鋪天蓋地的討論。
當儒家碰上自由開放的大學
要瞭解拜師禮爭議的癥結,先來看看到底什麼是拜師禮:
拜師禮,是孔子時代就已存在,為教師與學生見面時,學生必先奉贈禮物,以表敬意的禮
儀,教師也需還禮;後代持續沿用拜師禮,禮物隨不同朝代、學校性質有所不同。
拜師六禮
芹菜:引導得法、勤奮好學
蓮子:無怨無悔、苦心教導
紅豆:鴻圖高照、心寬宏量
紅棗:感謝栽培、早早高中
桂圓:福祿圓滿、身體康泰
肉乾:虛心學習、弟子心意
學生帶著禮物前來拜師,是儒家精神中呈現「尊師重道」的一種形式,藉由拜師禮,確立
了老師在師生關係裡的責任與權力。
「尊敬、服從」是過去社會期待學生的美德,而「跪拜」本身,在長期以來的文化認知中
,不論跪皇帝、跪父母還是跪老師,都具有階級框架,因此跪拜禮,其實形塑了老師與學
生間的位置落差。
但同樣的形式,拉進現代大學校園裡,搭配從道具店借來的古裝、店家買來的肉乾,一切
卻變得突兀。
傳統拜師禮,碰上注重學術自由、學生主體性的大學精神,形成了強烈衝突,且近年學生
意識抬頭,對於老師權威性的質疑加深;當學生在象徵自由多元的大學校園裡,看到如此
帶有階級意味的拜師禮,不滿自然爆發。
大學,你期待我變成什麼樣?
不過,也有學生不以為意,認為不需過度延伸,拜師禮本就是從古至今延續至今的「尊師
重道」精神,不管時代怎麼演變,都不應該被抹滅。
也有人認為,學校透過跪拜、奉禮的形式來傳承師道、知識雖然有爭議,但學生不需將其
「妖魔化」,「奴化」、「階級劃分」等批評實在太過沈重。
有趣的是,隨機街訪台師大、台大等不同學校學生,對於「拜師禮」就有著截然不同的看
法:
身為未來老師的台師大學生們,多認為拜師禮並無不妥,符合自己對「尊師重道」的想像
。
而台大學生則強力反彈,還有台大生直言,「拜師禮出現在台大,大家應該會翻臉吧!」
拜師禮好失禮?大學生怎麼看?
這其實很奇妙,學生對於大學精神會有不同的想像,正如同不同學校對學生也會有不同期
待,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台灣的大學習慣在新生典禮上的儀式、營隊中的活動,展現出學校對新生的展望與期待培
養的特質,例如各大學剛開學時,校長都不外乎都會在新生典禮上有一番致詞,勉勵新生
在大學期間XX、OO。
這些「XX」、「OO」會隨著社會氛圍變化,爸媽們聽到的可能是「勤奮向學」、「尊敬師
長」、「認真學習」,年輕一代的聽到的則可能是「獨立思考」、「多元能力」。
學校發出的每句話、進行的每個活動,對學生而言,都反映出大學對於他們的教育想像。
拜師禮想傳達什麼?
再回頭來看拜師禮,其想呈現的究竟是什麼呢?
是尊師重道、還是對知識的謙卑?(不過,老師一定等於知識來源嗎?)
當社會期待我們的大學生有獨立思考、多元思辨的能力,偏偏拜師禮的精神卻大相逕庭,
將學生從主體的位置翻轉到下位者,豈不怪哉?
而當大費周章準備道具、模擬拜師禮的校方,其實也不清楚他們想傳達的價值是什麼,或
者過度簡化「拜師禮」這個形式所蘊含的意義,又真的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嗎?
想傳達「尊師重道」精神,應該有比拜師禮更好的呈現方式,大學若能少辦形式化活動,
多增加師生互動的機會,相信對於師生關係的建立,效果絕對會比「拜師禮」好很多。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a.udn.com/focus/2015/09/18/12428/index.html
5.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