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警扮社工誘使販毒夫妻開門受逮,社工:毀滅信任
Post on:九月 22, 2015
NPOst 編輯室
高雄市警察局最近因為一位「美女刑警」假扮社工,以關懷高風險家庭為名義,誘使販毒
夫妻開門受逮。新聞本意在於表揚,卻在網路社群中卻掀起一片譁然,社工們抗議此舉利
用了高風險家庭對社工的信任,未來會增加訪視工作的困難度。
新聞摘要:
據報導,警方關注這對販毒的夫妻已有一段時間,由於嫌犯對外界動靜小心謹慎,對租屋
處的門禁防備更是警戒。因此警方在取得搜索令後,派兩位警察假扮社工,敲門表示鄰居
聽到住家內有小孩的哭喊聲,需查訪有無家暴情形。嫌犯妻子不疑有他,開門後即遭警察
壓制並查扣現場毒品。
嫌犯表示,因身無一技之長,為了照顧小孩只好走向販毒一路。查案過程中,為了避免造
成小孩驚慌,也相當配合警方辦案。目前,警方已將小孩轉介高雄市社會局,由「正牌」
的社工師協助照顧。
爭議重點:
一、社會工作建立於信任感之上
許多為了求生存而站在社會邊緣的人們,以「正當乾淨」的手段賺取金錢已成難題。而社
工正是這條邊緣線旁不帶羞辱、不帶制裁的一雙手,以同理心和專業加以協助。
警方假扮社工,以探訪高風險家庭做為誘使嫌犯開門的理由,破壞了社會低層各種弱勢族
群對於社工的信任。
二、警察合理的職權範圍和處理方式?
警察濫權的問題已經在社工社群引起廣泛討論,警察在有搜索票的情況下,如何合理的偽
裝身分仍有討論空間。但此案公開表揚並接受媒體採訪「昭告天下」,對本案中嫌犯家庭
的後續照顧、以及社會上所有高風險家庭的關懷工作都造成了更多困難。
服務於臺北市的劉俊緯社工員去電高雄市刑事警察局,表達希望刑大能夠透過媒體發表聲
明,承認這次的個別案件是不當示範。而高雄市刑事警察局也表明抱歉造成社會不佳觀感
,並會內部討論後續處理。
三、媒體宣揚並加深刻板印象
這次引發眾怒的一根導火線在於自由時報,以「美女警官扮社工誘鴛鴦毒販出籠」為標題
、並在粉絲專頁上貼出「美女刑警」的照片,標榜「長相甜美」、「來自台東的布農族」
等身份特質。在忽視工作專業的前提下,一次消費兩個族群並加深了刻板印象。
警察、社工、媒體本應各司其職,但在社會長期追求「大快人心」的單向正義、忽略造成
犯罪的結構性因素的慣性下,各方的專業越來越被忽視。也使得弱勢者的處境、被加諸的
刻板印象,都陷入難以打破的惡性循環。
資料來源:
中央社:警扮社工逮販毒夫妻 稚孩轉介社會局(2015/09/22,記者程啟峰)中時電子報:
美女警官扮社工 智取販毒鴛鴦(2015/09/22,記者劉宥廷)
資料來源:http://npost.tw/archives/2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