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TAV72 (刁民黨黨務主委)》之銘言:
: 列車砲(Railway Gun)為一種架設在鐵軌上的大型砲種。透過在裝甲列車上裝置大砲,
: 讓本來不便運輸的大型火砲可以在鐵軌上快速移動。
: http://imgur.com/lRC9stj
: 列車砲的概念起源於1850年代,在英國人安德森(Anderson)的《國防》(National
: Defense)一書中提出,1860年代後俄羅斯亦出現相同的概念。最早使用列車砲的國家是
: 美國,在南北戰爭期間,聯邦軍(北軍)為了圍攻邦聯軍(南軍)據地彼得斯堡(
: Petersburg)而首次採用搭載於無蓋列車上的十三英吋臼砲進行轟擊,這是世界上第一款
: 列車砲。
: 有沒有列車砲(Railway Gun)的卦?
先說一下,列車砲(Railway Gun)、磁軌砲(Railgun)、和裝甲列車(Armoured Train)
這三種武器是不一樣的玩意,但常常被搞混。
磁軌砲的部分因為我物理不太好,只能先請wiki撐個場面: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3%81%E8%BB%8C%E7%A0%B2
列車砲和裝甲列車系出同源,都是將重武器裝上列車,
利用鐵路進行快速轉移,或直接進行攻擊;
在自走火砲出現之前可以說是最有效率的武器運輸方式。
其實就算到了二戰期間,絕大多數的火砲還是得依靠人力和獸力運輸,
對軍隊的機動性造成相當大的負擔,傳統步兵的機動力和火力往往呈現負相關,
再加上不怎麼樣的道路建設,重型火砲常常還沒運到前線,大家都打完收工了。
19世紀中葉後鐵路逐漸普及,使用鐵路運輸火砲(還有士兵)就變成了很合理的選擇,
各國的參謀本部都得對鐵路時刻表瞭如指掌,才能順利的投射兵力和火力。
但因應軍事技術的提升,各國的要塞也越蓋越硬;
為了攻破對方的要塞,自然也得提升自己家的大砲口徑,
於是火砲也越蓋越大,對運輸的需求也更為提高,
最後乾脆就將火砲和車廂一體化,於是出現了列車砲,
專門用以攻擊要塞和壕溝陣地。
而在一些幅員廣闊的國家中,由於戰線太長,大型要塞的意義相對不大,
當然也比較不需要專剋堡壘和壕溝的巨型列車砲,轉而出現了裝甲列車這種武器。
說穿了就是將整台列車覆上裝甲,上面搭載各種火砲、機關槍、高射砲等,
步兵也可以從車廂裡面向外射擊,以防對方直接攻擊;當然也少不了備用的鐵軌材料
裝甲列車可以說本身就是一座會跑的堡壘。
相較於列車砲,裝甲列車的火力較弱,但成本低了很多,而且功能比較多元,
因此受到軍事工業較弱的國家、或是境內平原廣闊、鐵路發達的國家偏愛,
尤其是蘇聯(俄國)和波蘭,這兩國從一戰到20年代之間生了一堆裝甲列車。
至於列車砲和裝甲列車的弱點應該也不用我說,
必須仰賴鐵軌才能移動這點就是死穴,鐵軌斷了就GG了,而且還有軌距的問題;
另外更有效的方法則是直接派飛機轟炸,畢竟飛機的速度不會輸給列車,
一顆炸彈扔下去,整台列車就報銷了。
而後來飛彈技術逐漸興起,當然也沒有必要再蓋這種又貴又脆弱的大玩具,
最後就成了時代的眼淚。
推 drkkimo: 記得西北軍有 09/23 02:08
其實當時各家勢力多少都有幾台,但玩的最出名的是張宗昌。
中國的裝甲列車發展要從張宗昌說起,
相傳當年張宗昌在北京混不下去,只好跑去投靠張作霖,
而張大帥也不知道該把這個傢伙擺在哪,於是就把它放到中俄邊境去鎮守,
反正張宗昌年輕時在海參崴的酒店當過圍事,俄文講得不錯,
跟俄國人打打交道也好。
某天,張宗昌在邊境巡邏的時候碰巧救了一個衣衫襤褸的俄國軍官,
那位軍官是俄國紅白內戰中的白軍將領,被打敗後帶了一些部下躲到中俄邊境的山區,
而為了報答張宗昌的救命之恩,於是便將他們逃亡時搭乘的裝甲列車一同獻上,
這就是中國第一台裝甲列車的由來,張宗昌也就這麼成為了「中國裝甲列車之父」XD
以上是民間傳奇的部分,
實際上,張宗昌確實靠他的交際手腕收了不少俄國白軍官兵,
但他並沒有強運到可以撿到一台完整的裝甲列車。
而是在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張宗昌繳獲了一大批火車車廂,
便在白俄軍官的建議下把這些車廂改裝成裝甲列車,一共做了兩輛
分別命名為「長城」、「長江」,但車上的指揮官和士兵清一色是俄國人。
張宗昌靠著這幾台裝甲列車(中文常稱「鐵甲車」)一度所向無敵,
直到後來被孫傳芳用炸鐵軌的方式破解為止。
這時候,各地軍閥也體會到裝甲列車的好用之處,
於是也各自蓋起了自己的裝甲列車,車上的裝備和組成也不太一樣,
有錢的多裝幾門大砲,沒錢的只好擺機關槍充數;
另外也出現了使用列車對撞、用鐵鉤偷拖車、派大刀隊硬幹之類的戰術。
由於當時中國基礎建設落後,行軍時通常會沿著鐵路移動以便補給,
如果這時遷往突然有台裝甲列車撞過來,步兵絕對只有被輾的份。
中國裝甲列車的資料出處(簡體注意):
http://www.xzbu.com/8/view-4829983.htm
http://www.xzbu.com/8/view-48319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