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xjason (jason)》之銘言:
: 本魯沒住過日本
: 不過常看日劇
: 為什麼日本人吃煎餃還要配一碗飯阿
: 這樣不會很飽嘛
: 他們煎餃吃起來跟八方雲集有什麼不同嗎
: 呵
日本人不但吃餃子(煎餃)配飯,而且吃拉麵配飯也很普遍。甚至很多店家會
有餃子+拉麵+白飯的三點套餐。對於台灣人來說,這種吃法大概只有坂田銀
時這種缺碳水化合物的人才吞得下去。
拉麵、餃子與白飯之間的神秘連結?這要講到拉麵在日本的歷史。事實上,現
在作為日本食文化代表的拉麵,一開始在日本流行起來的時候,壓根就不被當
做日本料理看待,而是舶來的「中華料理」。嚴格來說,日本的麵食文化,蕎
麥麵是本土的,烏龍麵是遣唐時期傳入的,而拉麵文化則一直要到二十世紀初
才有原型冒出來。
例如說,被尊為日本拉麵始祖的「淺草來來軒」(現已不存),其實就是東京
出身的老闆招募原先在橫濱擺麵攤的廣東人,來東京開設一間「以庶民為營業
對象的中華料理」。在那之前,平民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中華料理。而
且當時來來軒賣的中式湯麵也不叫「拉麵(ラーメン)」而是叫「支那蕎麥麵
(支那そば)」。(請注意對日本人來說,「蕎麥」兩字除了指蕎麥做成的麵
以外,也泛指任何形式的細麵條。而『支那』兩字在當時還算是中性用語)
這個歷史典故也告訴我們,日本原始的拉麵文化有三大價值觀:第一、以中華
料理為根底;第二、要配合庶民百姓的口味;第三、要讓庶民百姓吃飽。
大和民族是一個無飯不飽的民族。在早期日本的食文化裡面,沒有「用麵條填
飽肚子」的概念。例如說吧,你如果去東京著名的蕎麥麵老店吃蕎麥涼麵,一
個漢子要填飽肚子,可能得吃個七、八籠,結算下來可能要破五千日幣,這可
不能算是平民消費了。當然江戶時代蕎麥麵也稱不上高檔料理,但多數江戶之
子去蕎麥屋吃麵,存的是一種「吃巧不吃飽」的觀念。
拉麵雖然早在二十世紀初就有原型,但真正在日本普及開來,是戰後那個物資
匱乏、到處都是黑市與路邊攤的時代。日本人本來就有「無飯不飽」的觀念,
更何況戰後物資不足的那時候,要連麵帶湯加料填飽肚子,所費不貲;那還不
如把拉麵的湯頭弄得鹹一點,再澆上白飯來得經濟。「拉麵+白飯」的組合,
某種程度上,也是戰後一直傳承下來的一種飲食思維。
至於餃子這東西,如果版上有常來往日本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日本很多拉
麵店都有賣餃子作為一種配菜。這種概念甚至也隨著日本拉麵文化的輸出,而
在很多海外的拉麵店被建立起來。
至於為什麼拉麵會和餃子一起賣?說穿了也不稀奇,就是戰後那些從中國復員
返鄉的阿兵哥們,有的選擇開中華料理店維生。而從中國東北學來的餃子,自
然而然地和拉麵合流,變成一種「具有日本特色的中華料理店」了。而且,戰
後那年代物資匱乏,要用餃子填飽肚子簡直是破費,所以餃子自然而然就被降
格為拉麵和白飯的配菜了。
日本吃餃子最有名的地方是栃木縣的宇都宮市。為什麼在日本也只能算二線城
市的宇都宮,會以中國傳來的餃子文化聞名?這是因為大東亞戰爭時期,日本
宇都宮師團(第14師團)被調到遼東半島,而從滿州學來了餃子的做法。後來
這些戰友返鄉以後,有不少從事飲食業的,就把餃子在日本推廣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