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魯妹剛好之前對臺灣博覽會有點研究
最近又在家待業閒閒沒事做
所以來回一下
※ 引述《k26975582 (點點kino)》之銘言:
: 台灣最大博覽會在日本時代,當時對岸福建省組一個代表團來台參訪說了:
: 本日參觀所經之地,均係偏僻之鄉,但經日人積極經營,電燈電話自來水,
: 無不普及,駸駸乎與西洋並駕齊驅,觀此可知台灣建設之一班矣。」
首先,在博覽會舉行期間
的確有中華民國福建省的幾位官員來臺灣看博覽會
其中最大咖的應該就是福建省主席陳儀(沒錯就是後來在歷史課本上很紅的那個陳儀)
但是原PO寫的這段話並不是那時候他們來看博覽會的時候寫的
而是在博覽會舉行的隔年12月
他們又派了一團人來台灣走透透
然後回去中國之後就生出了一本《台灣考察報告》
裡面其中一段就是原PO寫的那段
順帶一提文中所謂的「偏僻之鄉」
指的是桃園柑橘茶園、新竹工商獎勵館、新竹蓪草會社一帶
要戰地方的請找陳儀謝謝XD
: 奉美國總統杜魯門之命調查中國戰後情勢,於二二八事件六個月後來台灣的魏德邁(
: Albert Wedemeyer)將軍當年致國務院的幾段文字,最具代表性。他說,當時的台灣,「
: 日本人早已施行電氣化到偏遠地區,並建設良好的鐵路與公路網,百分之八十的人民有閱
: 讀書寫的能力。中國大陸的情形正好與此相反。」
這段其實有點離題XD
因為有些東西可能不是在1935年以前或該年就出現的
但原PO應該是想要凸顯在日本建設下的臺灣很進步這件事情吧?
OK,如果光就1935年的臺灣島內而言,有幾件事情是值得注意的
1.臺灣博覽會
2.市會議員及街庄協議會會員選舉
3.另外要算的話,其實離1930年的霧社事件也才過了五年
但是魯妹只對博覽會比較熟悉,所以其他就不好拿來賣弄了
除了一般常提到的臺灣已經發展了鐵路、公路、電燈、電話、自來水等等之外
其實為了這年的博覽會,建設了還蠻多蠻有趣的東西
例如:
1.第一支設在馬路上的三色交通號誌燈
http://www.twmemory.org/?p=3423
這是當時的前任臺北州警務部保安課長高橋秀二去日本取經帶回來的產物
為了因應博覽會帶來的人潮而設置在當時榮町菊元百貨前的十字路口
上面有文字,可以透過轉換上面的文字來管理東西、南北向的交通
文字有「行進(ススメ)」、「注意(チウイ)」、「停止(トマレ)」三種
也會發出綠、紅、黃三色燈光,和紅綠燈的概念相當類似
但是這不是全自動的,而是要有人在旁邊操作變換文字
這個東西現在看可能覺得很酷
但是在當時被罵得要死
在博覽會結束之後使用頻率甚低,二至三個月才會啟動一次
有時後還會出現整個白天都是東西向「停止」、南北向「行進」的狀態
那時候也沒有1999可以打
就變成只是個占空間的東西
而且也有人罵說這東西沒有美感、不符合時代
甚至被譏笑為「可以做為明治時代的參考資料放在交通博物館裡」
(明治時代躺著也中槍wwwww)
但這東西還是至少到1941年都還站在馬路上啦
2.子供之國
這個區塊是設在博覽會的第二會場
也就是現在的二二八紀念公園
其實就是給小朋友玩樂的地方啦
但令人驚奇的是當時的遊樂設施已經跟現在很像了
http://i.imgur.com/XyZhAj0.jpg
3.機器人展示
以前曾經問過我家阿嬤
問她小學的時候去看博覽會最記得什麼
她說她只記得有機器人在那邊動來動去www
博覽會中的機器人
有名字聽起來很威的「無線操縱桃太郎一代記」
http://i.imgur.com/qWsv5AO.jpg
前面有麥克風,後面有鏡子
工作人員可以透過這幾樣東西來接收民眾反應
操控人偶跟他們互動
還有另一個是「雷神機器人」(跟前一陣子很夯的巧克力無關)
http://i.imgur.com/8G4DeqZ.jpg
這個是在眼睛裝了燈泡,背後的閃電是以霓虹燈管表現
觀眾對機器人講話,機器人便會做出反應
然後還有一個是會用點頭跟搖頭來表示yes跟no的「美女機器人」
不過因為報紙上的圖太糊了我就不PO了
4.電氣家庭生活
為了推銷電庭電器
博覽會裡面設計了六個場景來呈現一個使用電器的家庭的一天
第一景:「早上六點──煮飯」
在中流家庭的廚房,女中使用電熱器在煮飯,而夫妻及小孩在室外跳著收音機體操
第二景為「早上八點──化妝」
中流家庭的年輕主婦在房間內化妝
房間內有通電的照明鏡、直髮器、吹風機、坐墊及時鐘
第三景為「早上十點──縫紉」
中流家庭的女兒正在使用裁縫機,而母親在使用熨斗
第四景為「下午兩點──快樂的訪客」
在中流家庭的客房,婦人主客圍著桌子聊天,
旁邊有小孩在玩玩具,房間內有電扇、點菸器、收音機台、壁掛時鐘、咖啡壺
第五景為「下午四點──掃除」
相當現代的應接室中,年輕婦人正在使用真空吸塵器打掃房間,
旁邊有大型的檯燈、壁掛時鐘、整套收音機、電暖器
第六景為「下午七點──今天的複習」
女學生在自己的房間內讀書,房間內有有護眼功能的檯燈、電扇及時鐘
http://i.imgur.com/Bf4Q4NI.jpg
當然,博覽會中還有很多很多內容
以上這些只是魯妹個人覺得很有趣的而已
不過這些東西其實都只是為了博覽會而設置的
不可能會普遍出現在一般人的家中
也不會普遍設置在全臺灣
所以無法用這些例子來說明當時臺灣的進步程度
但其實統治者的目的是跟原PO一樣的
想要用點什麼來證明臺灣很棒很先進
所以才會跑出臺灣博覽會這種東西來XD
另外,其實博覽會的餘興節目也蠻有趣的
像是海女館(就是那齣接接接的那個海女)
還有煙火大會
(當時是在淡水河邊第一二水門周邊施放,很巧的是今年的大稻埕音樂會是在三四水門)
或是在珈琲店工作的女給
穿男西裝上台跳舞(有點像是日本寶塚的感覺)
除了表演人員之外,當時的工作人員也蠻多是女性的
不過這就離題了所以不多談了www
: 有1935年是台灣輝煌年份之一的卦?
姑且不論原PO所謂「輝煌」的定義是什麼
就魯妹自己而言是覺得這一年還蠻精彩的
全臺各地都為了博覽會動了起來(雖然主會場在臺北,但其他地方也有設展覽)
而且再過不久就進入戰爭期
所以這一年應該還算是承平時期的最後黃金階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