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歷史遺忘的第一代臺灣公費生,啟程至中國留學,一別就是40餘年
《第一批臺灣公費生,將啟程至中國留學!》而這一別就是40餘年…為什麼他們要去中國
?為什麼歷史老師沒教?因為,這是一段不能說的秘密(威!),因為這是一段被動亂時
代抹去的歷史。
1946年,即臺灣光復的隔年。教育處舉辦了一場考試,錄取了92位臺灣青年,公費派遣到
北大、廈大、復旦、武大等學校留學。這一群知青離臺前,在1946年11月19日臺灣新生報
發表【臨別告同胞書】,向大眾許諾,學成將衣錦還鄉、報效國家的使命:(原文請參考
文末註一)
『我們是第一批升學內地大學的公費生。在三個月前蒙教育處錄取並在本省訓練團受訓三
個月,現在我們要分成上海,北平,廈門三隊到內地各大學升學去。我們覺得我們所負的
責任非常的大,在目前,我們要去接收祖國悠久的文化,同時要給外省的同胞明白我們臺
灣同胞雖然受了日本人五十年的統治壓迫,但我們的民族精神還是堅強的。在將來我們將
再回到我們的家園──臺灣,共同努力,建設一個美麗島...』
從【臨別告同胞書】可見,日本殖民長期時代的高壓統治,憤怒與壓抑的情緒,強化了臺
灣知識青年的學習動力,希望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為臺灣社會盡一份心力。
這群知青,有些對政治滿腔熱血、有些專注於學習新知,而他們的共同點,就是普遍日語
、閩南話說的都比北京話還流利呢!他們懷抱著夢想,期待學成歸國,幫助臺灣重建,卻
不知道這一別,注定了往後自己被臺灣政府除籍,家人遭受牽連,長期遭受情治單位監聽
、跟蹤、關切的目標。
當時正逢國共內戰時期,上了幾個月的課,留學生從家書、廣播中知道臺灣發生了二二八
事件。原本期待在國民政府的統治下,臺灣人民不會再遭受日治時期政府的欺壓與貪腐,
頓時對政府失去信心,開始同情臺灣人,其中有二、三十名公費生甚至靠左,加入了反對
國民黨的行列。
1949年國共內戰結束,臺灣、中國正式分裂,仍有30名公費生滯留中國。因兩國斷絕往來
,一夕之間,他們從臺灣留學生的身分,被政府除籍,失去了臺灣身分,徹底成為一段被
遺忘的歷史。初期,這些臺灣知青頗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重用,然而過了10多年後,
1966年中國開始了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以毛澤東為首的政治階級,策動紅衛兵進行階
級鬥爭,臺灣人被認為具有「海外關係,可能是國民黨特務」、「曾接受過日本教育又會
說日語,可能是日本特務」等莫須有罪名,成為被批鬥的目標,有的人從政治核心被流放
至邊疆、有的人下放勞改。而臺灣家屬也不好過,戒嚴時期國安單位長期跟蹤,被懷疑「
通匪」而身陷白色恐怖。
一直到1978年,中共確立改革開放政策,開始平反過去政治運動的冤案,才洗刷臺灣人的
罪名。臺灣1987年宣布解嚴後,一直到1990年代,公費生才有機會回臺懇親或定居。
公費生-陳泓曾說:「相隔43年才回去,哎呀,感慨萬千,在這個期間我父母親都不在了
,回去第一件事情就是掃墓,向父母親賠不是,我大學畢業之後,沒有孝敬過父母一天,
但這不是我願意的。」
從1946年離開臺灣,40餘年後才回到故里。原本期待親友團聚的喜悅,然而人事已非,許
多親友已不在。自己未能盡孝道,也沒趕得及見上父母親最後一面,重逢時是滿滿的遺憾
...今昔對比,這群當時臺灣最優秀的青年,懷抱理想與使命離開故鄉,肩負著建設新臺
灣的美麗願景,怎會料想到晚年這般際遇呢?無論是第一代公費生、灣生的歷史,都是在
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永遠無法體會的流亡與漂泊,而這一段被動亂時代抹去的歷史,也
應該被臺灣人記憶與珍藏。
註一:【臨別告同胞書】原文:
我們是第一批升學內地大學的公費生。在三個月前蒙教育處錄取並在本省訓練團受訓三個
月,現在我們要分成上海,北平,廈門三隊到內地各大學升學去。我們覺得我們所負的責
任非常的大,在目前,我們要去接收祖國悠久的文化,同時要給外省的同胞明白我們臺灣
同胞雖然受了日本人五十年的統治壓迫,但我們的民族精神還是堅強的。在將來我們將再
回到我們的家園──臺灣,共同努力,建設一個美麗島。自我們及格升學內地大學公費生
以來,常常聽到一股人士的意見,他們說「臺灣是全國最發達的省份,無論文化方面或者
科學方面都不亞於全國任何省份,所以如果要離鄉背井遠涉重洋到內地,不如就在臺灣學
習」,不錯,臺灣過去雖然在日本帝國主義鐵蹄蹂躪下不斷地呻吟,但是日本因要施行他
的榨取政策當然也要設備許多的文化,科學設施,致使本省比較內地有進步些,這種也不
能諱言的,可是以這個理由就斷定升學內地的好壞是錯誤的。
回想臺灣光復以來,省民當初的熱烈的情緒和期待,經過不久時期,就有一部分人民變成
冷淡,這成為建設新臺灣的障礙,其所由來的原因也許很多,可是我們知道最根本的原因
,是因為本省離別祖國達五十年之久,其間本省只受日本愚民教育,和我國的文化幾乎沒
有溝通,因而很少認識我國文化的好處。雖有認識,那不過是屬於古代的遺品,對於近代
由本身的進步和外國的影響而生長起來的新文化,卻很少有認識,因此本省民往往以為我
國文化都是古老的,都是不合世務的,這是一個大錯誤了。我國近代史上所看見的進步,
我們要認清楚。百年來我國漸漸進入接受世界文化的時代,尤其是五四運動以來演 變到
今日,有很多的發展。所以我們要認識祖國,打開本省和內地的隔閡,當然要親到內地看
我國文化的體制,研究我國的思想,主義,然後才能談到新中國的新臺 灣建設。我們既
然知道臺灣建設要由認識祖國起,同時更知道對祖國正確的認識。要親到內地看我國的情
形,吸收我國的新文化,所以我們敢大膽地說,此次公費生的意義實在很大。
我們負著這個重大的使命快離開我們所愛的臺灣向內地去求學,為了養成更大的力量來建
設新臺灣,暫別我們全身愛著的故鄉,當此臨別的時候,禁不住有些說不 出來的感想,
有濃厚的惜別心。尚且想到在這一個正急需建設的時候,離開本省似乎太無責任,但是我
們是為求更大的建設力量而求學去的,我們有熱誠,更大的任務等著我們!
別了,我們所愛的同胞,當我們畢業的時候我們一定帶回更大的力量,來加入你們鬥士的
當中,為了新臺灣,為了新中國而奮鬥吧!最後以最大的誠意深謝陳長官賜給我們這個機
會能夠到內地去升學。
http://www.storm.mg/lifestyle/7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