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一次 22K原始的定意是
企業任用新鮮人 政府補助企業22K
要討論22K 請從這個出發點開始討論起
我看到我家電梯張貼應徵機場清潔工 至少都有26K了
22K到底是誰在領?
※ 引述《pttmovielove (菲林萬歲)》之銘言:
: 公視前董事長 馮賢賢
: https://www.facebook.com/sylvia.feng.92
: 那一年他们啟動的22K
: 王如玄推出22K「就業機會」的那一年,正好我在公視當總經理,而公視也佔到一點便宜
: ,分到了幾個政府補貼的22K菜鳥臨時員工。
: 接著,大家猜,發生了什麼事?有基層職務出缺時,行政部經理送來人事申請單。起薪,
: 填的正是22K。我把這位主管請來,問他,原來職缺薪水有這麼低嗎?他說,沒有。我問
: 他,那為什麼現在把薪水拉的這麼低?我當然知道為什麼,但想聽聽他的邏輯。他說,政
: 府現在雇用大學畢業生,起薪都只有22K,我們比照就好啦。
: 我看著這位年薪200萬的主管,對他說,你也知道這樣的薪資太低,年輕人如果要完全靠
: 自己,拿這樣的薪水,在台北根本難以生活。
: 他不吭聲。我接著說,公視有公視應該負的社會責任,我反對把薪資降低到不合理的水平
: ,這樣是剝削勞工,我不同意。此君就把簽呈拿回去改了。
: 連形同鐵飯碗且員工權益具有高度保障的公共電視,都有可能在政府壓低工資時「跟進」
: ,我很難想像,唯利是圖的一般企業不會這麼做。朱立倫替王如玄辯解說,22K跟低薪化
: 是兩回事?真的嗎?
: 22K不是低薪化的唯一原因(根本原因是不僅沒有發展高附加價值的經濟,還一切向薪資
: 比台灣更低的中國靠攏),但如果有人認真做研究,應該可以證明,此政策確實起了帶頭
: 作用,讓22K變成常態。我可以相信,王如玄本來是善意的,經濟差也不是勞委會主委的
: 問題,但沒有仔細推敲政策可能造成的惡果,就讓22K上馬,卻是值得檢討的。沒有人永
: 遠都對。但是做錯了,卻不願誠心面對,一路硬拗到底,這,就不得不讓人推斷,她的「
: 恩賜」心態,跟花兩千多萬公帑打六百多個官司告關廠勞工,骨子裡是一樣的「何不食肉
: 糜」。
: 從事過社會運動,不是永保道德光環的護身符。社運界也不是沒有爭議人物,或打著社運
: 招牌貪圖榮華富貴者。王如玄如果珍惜自己的社運資歷,就應該就事論事,針對每一件圍
: 繞著她的爭議,提出可以讓人信服的說法,而非一被攻擊,就祭出「我是社運界出身」的
: 「名牌」。她越是硬拗,就越讓人相信,「難怪她會跟國民黨同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