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中國時報
2.完整新聞標題:
拒當活死人 末期病人要尊嚴死去
3.完整新聞內文:
「靠機器維持生命型態,一躺就是一二十年,整日望著天花板,對我存在有何意義?
」漸凍人症患者袁鵬偉的妻子替他說出心聲,如果能自主選擇死亡的姿態,要優雅、尊嚴
的死去。
消基會今日舉行「拒當活死人」記者會,呼籲立法院盡速通過已經一讀的《病人自主
權利法》,並請來漸凍人訴說心聲。
消基會董事長陸雲表示,許多人生命最後10年是在病痛中渡過,末期病人、不可逆轉
昏迷、長期植物人、重度失智、疾病痛苦難以忍受且醫療水準無法解決等5種病人,國家
應該要給予他們選擇善終的權利。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加護病房主任陳榮基表示,醫師本應根據醫療知識,並與病人、家
屬討論後,決定該做什麼與「不該做什麼」,但台灣有「搶救到底」的文化,曾有醫師尊
重病人生前意願沒做CPR、插管而被家屬提告,該醫師同時也在大學醫學系任教,最後一
律教導學生,即使明知是無效醫療也要執行。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精神科專科醫師張尚文表示,根據健保局資料,臨終病人過世前
一個月,在加護病房有52.9%屬於無效治療,而無效治療的費用占加護病房總費用80%。
袁鵬偉的妻子在記者會上替丈夫念出心聲:「既然活著就得創造被利用的價值,我善
於利用殘缺的優勢去成公益目標,如果殘缺能喚起生命的尊重與美好,將是上天給予殘缺
最完美的祝福。但,如果活著只純粹為了他人有價值,我寧願選擇野蠻地死去,我要感受
自己存在的價值與快樂。」(中時即時)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1124004014-260405
5.備註:
安寧療護就是推廣末期病人要尊嚴死去,可是實務上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