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一個值的重視的問題
沒錯,確實割腕的人都是死意不堅,或是希望引起重視的人
但是"不是真的想死"不是應該作為忽視這項行為的藉口
一般人成長的過程中,學習到的吸引他人注意的方式不會是自殘
會想用自殘來表達自我的人,實際上是在求救
常在新聞上看到訪問自殺者的家屬,師長
都會聽到"生前沒有異狀""看不出有什麼異常"個人對於這些說法都很嗤之以鼻
人在自殺前一定都會有徵兆
不會有一個人今天突然因為中邪早上起床覺得"啊 我好像該死了"就跑去自殺
不是自殺者沒有求救,是你沒有注意到而已
這個世界上沒有想死的人,只有不想活的人
不是每個人都有受過專業訓練,察覺不到也怪不了他們
但是如果每個人都細心一點,對這個社會是有益無害
台灣人很不重視心理健康這塊,老是覺得心理健康也該像考試一樣定個標準大家去"遵守"
常見的詞有爛草莓...等
換個角度想,為什麼人一定要像石頭一樣堅硬
如果有人就是比較脆弱,特別一點溫柔的對待他難道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