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一些網路媒體對於維冠倒塌原因寫的一圖秒懂文章,
真的有興趣可以去 google 一些關鍵字看看,
如「強柱弱梁」(strong column and weak beam).
即從抗震角度出發, 放大對於柱之設計彎矩的結構概念,
引導梁柱結構或梁柱-剪力核結構在地震力作用下,
梁端比柱列先出現塑性鉸會消散部份能量,
讓柱不先於梁產生脆性破壞,
有目的的引導結構破壞順序機制, 保持結構穩定.
梁先破壞屬於局部性構件破壞,
樓還沒全倒的情況下可以爭取逃生機會,
一旦柱列先發生脆性破壞, 整棟樓就是直接倒塌.
而 RC 結構中不負擔剪力和結構行為的砌體構造或濕式施工牆體,
地震作用下砌體牆與梁一起運動,
反而增加梁的強度, 造成「強梁弱柱」的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