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rchio (阿糗)
2016-02-08 11:03:28: 另外,一天到晚講裝飾柱用沙拉油桶塞叫合理的人,你有沒有想過法國美國不用沙拉油筒
: ,這些國家建築師怎麼辦?
1.用保麗龍
保麗龍可以當隔熱材料、填充材料(減輕重量),
http://imgur.com/qudxU7i
http://i.imgur.com/BqeHYTE.jpg
http://goo.gl/R9FyN2
保麗龍也常被混入水泥中當作室內牆面的材料
甚至有填在樓板拿來承重的,可以google "geofoam"
http://www.geofoam.com/images/projects/TRAX-big.jpg
也有聽過國外用塑膠桶,不過台灣以前拿來建築用的沙拉油桶大多是新的,
意義上其實沒有差別,反正現在不能用了,大眾觀感不好,改用保麗龍。
: 想辦法讓建築造型(理想)與承重的安全功能(現實)合一,這是建築師這職業要去面對
: 的挑戰,也是它厲害、迷人的地方。只有中華民國建築師一天到晚把造型與機能脫(偷)
: 鉤(懶),還講的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型隨機能沒有錯,但機能不是只有梁柱,不能用二分法認為機能之外的東西就是沒用的
除了填在樓板或牆中這種用來隔音減重的工法,當你需要把某個東西"加厚、變高"
的時候就會用到填充物,從花台、電影院階梯座位,到外牆造型,不是只有裝飾柱。
會用到這種軟趴趴的材料的工法,
最多的應該就是輕鋼構了吧,也就是歐美跟日本住宅最常使用的結構,
牆面剖開裡面一定有發泡材料,不然不隔冷熱,
再來就是台灣人常用的鋼筋混凝土
其實看目前僅有的照片,維冠的油桶好像是用在柱子靠外牆的地方,
照片太少判斷不出來,如果能知道在平面圖上的位置,一看就知道是甚麼用途了,
: 繼續看這些所謂專業人士的文章,只是看他們怎樣在那裡事不關己地教訓你而已。
嗯,講這不是要教訓人,只是跟你說問題是在別的地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