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assander (Cassander)
2016-03-09 11:13:38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如何產生?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大法官史卡利亞(Antonin
Scalia)2月13日猝逝,他是目前聯邦最高法院中最為資深的保守派大法官,這個重要位
置的遞補,由於影響美國社會甚鉅,人選與是否該提名勢必引起美國政界的軒然大波。下
文將以問答形式敘述,一名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如何誕生。
http://i.imgur.com/n1pX0eM.jpg
一、誰有權提名大法官?
依據《美國憲法》(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第二條,賦予美國總統提名
大法官的權力。
二、歐巴馬卸任前,他必須填補這個位置的空缺嗎?
答案是不必要,目前行使同意權的參議院中多數黨為共和黨,且多名參議員呼籲,即將卸
任的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不應在卸任前作如此重大決定,應將任命權留給下一位
總統來行使。
承上,歐巴馬總統還是有權任命某人來擔任大法官嗎?
是,白宮已經宣布歐巴馬有打算要行使任命權,但會等到參議院開議再持續討論。
三、在總統決定任命某人之後,接下來會有什麼程序?
所有的任命及法案皆需經參議院同意,以簡單多數決的投票方式,在議會100席中,要拿
下超過51票「贊成」,才會通過。參議院目前以共和黨佔多數,共54席。
然而在投票前,參議院司法委員會(Senate Judiciary Committee)隨即舉辦聽證會,委
員將針對提名人的法律背景及重大論述的立場進行現場詰問。而該委員會目前由共和黨員
掌控,因此他們甚至可以拒絕舉辦聽證會。
在聽證會結束後,委員才會投票決定,提名人是否能到參議院進行最後一輪提案投票。
https://youtu.be/p-f-SFQEk0g
四、若付諸投票時無法達成一致通過(unanimous consent,需全員通過)怎麼辦?
這正是制度有趣的地方,也是政黨政治真正參與之處,若是無法取得一致同意,就要考慮
停止討論此案,直接進入投票程序。若要「終止討論」(cloture),須經參議院60票(
五分之三)以上同意,若未能取得足夠的票數,辯論須繼續進行,也就是「阻礙議事」,
俗稱「費力把事拖」(filibuster,議事拖延)。(此舉是在保障每位參議員的表達意見
權)
承上,歐巴馬總統的提名案可能會遇到「費力把事拖」的狀況?
參議院由共和黨佔多數的情況下,民主黨只有46個席次。所以單靠民主黨的力量是明顯無
法取得60席次,來終結「費力把事拖」的情形,雖說如此,也有可能有共和黨員會支持終
止討論,直接付諸投票。
五、有任何人選是共和黨可能會同意的嗎?
是的,確實有部分經觀察過的人選可能有機會。
六、這個大法官空缺若延宕到2017年一月,新總統上任,又會如何?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多種可能,因為現在沒辦法預測下一任總統會由民主黨或共和黨出線
。同時,在11月8日的期中選舉(每2年重新改選1/3的參議員),一共會重新選出34名參
議員,民主黨有可能趁機扳回一城。
面對這次的期中選舉,共和黨遭遇不小的困境,在許多搖擺不定的州如俄亥俄州、佛羅里
達州、新罕布夏州、威斯康辛州及賓州等,同時改選的34席中,共和黨佔24席、民主黨10
席。因此,對共和黨而言本次選舉較為艱辛,這道防線要如何守住,也相當值得思考。
七、目前聯邦最高法院出缺一名大法官要如何運作?若決議票數相同(4:4)時會如何處
置?
現在處於只有8名大法官的情況,確實有可能產生平手的決議,雖然到目前為止並未發生
過,但面對這個結果是有固定處理機制的。
在該情況下,將會維持下級法院的判決。(但不構成判決先例,下回遇到同樣的案件仍可
以上訴)這產生了一個現象,如果預計上訴最高法院後,保守派獲勝可能性較大時,卻因
平手決議,而維持下級法院的判決,將使自由派取得最終勝利。
同樣的,若是上訴至最高法院的案子,原先史卡利亞扮演著保守派的關鍵角色,現在少了
他這一票,即使下級法院送上來前就是保守派佔上風,也有可能在最高法院翻盤。
https://youtu.be/07gT0xzLVTU
http://www.storm.mg/article/8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