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akase (............)
2016-05-09 10:41:43※ 引述《salami (史萊姆)》之銘言:
: 我不知道我要講的邏輯會不會很複雜
: (我覺得很簡單 但就算簡單還是很多人看不懂)
: 主要架構是:
: (1)「高薪閒差消滅志向」
: (2)「台灣近年從中國得到的經濟,屬上述高薪閒差」
: (3)=>「台灣被高薪閒差消滅志向志向」
: 基本上我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不管認同多少,但沒有太多想反駁。
我們以2008~2012年 商業週刊/雜誌的炒作 政府經濟政策方針的制定為指標吧
不出一個大原則 "從中國走向世界"
什麼叫 "從中國走向世界"? 就是 預設 台商 可以利用 中國 廣大的市場
與廉價的人工,練兵,產業升級走向世界
但是一方面,不看廣告看療效,中國市場養出了哪些具有競爭力的台商?
另一方面,人家又怎麼甘心永遠居於你之下,中國人賺打工錢/辛苦錢就好?
頭腦錢/容易錢讓給台灣人賺?
你翻當年的商業雜誌或KMT智庫網站,可以翻出一大堆 十三五規劃 台商的商機
一帶一路 台灣的機會
根本心態 不脫 搭人家的順風
產品爛,製造成本高沒關係,中國市場大,"同文同種","人不親土親" 中國人會買單
台灣的優勢就是 "最像中國人" "最了解中國人"
這個代表是HTC 當年的 中國品牌路線,九二共識認證
然而事實擺在眼前,HTC在中國有賣比較好嗎?
高薪閒差消滅志向 這個例子可能舉的比較極端
但是 我認識一些台商老闆是這樣
2000年出頭還利用中國廉價的人工 賺得很舒服,產品品質跟當年外移時一樣 都沒進步
現在急了想轉型做高單價的,結果反而還比不過新興的中國廠商....人家在幫你打工時
也在練技術,現在青出於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