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來源:蘋果即時新聞
兒童,不應成為同性議題的工具
2016/11/16 14:12
易新福/司法事務官
近年,同性團體在名人的代言、加持之下,有謂贊成一夫一妻的「基本教義派」充其量只
佔社會組成家庭的一小部分。但著名的民調機構蓋洛普與教學研究機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
校威廉姆斯學院合作,在2013年對美國多達206,000人為統計,發現有百分之3.5的人自我
認同是同性、雙性戀或跨性別者;在台灣,由中研院主持,在2012年對2,134人所做「台
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六期第三次調查計畫」中,結果顯示有百分之0.2的受訪者認為自
己的性傾向是同性戀、百分之1.7認為自己的性傾向是雙性戀。也就是說,台灣地區認同
自己是同性戀或雙性戀者,佔總數的百分之1.9。
依研究及統計結果可知,不論在西方國家或是台灣地區,同性戀仍屬少數群眾,並非主流
。因此,同志團體所謂的「基本教義派」,仍是社會的主要結構,沒有疑義。
尚不論國內法律,從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3條第1項規定「所有關係兒童之事務,無論是
由公私社會福利機構、法院、行政當局或立法機關所主持,均應以兒童最佳利益為優先考
量。」可知,兒童收養議題,關注的是兒童的最佳利益。兒童身心是不成熟且需要特殊保
護及照料的,在還沒有充分的實證研究之下,由兩位同性男女,斷然改變傳統的家庭概念
,讓兒童在一個充滿社會爭議性的家庭中成長,對兒童是否有利、是否有利益於兒童的教
育成長及健全其人格發展,極有疑問。
成人有權自我、自主決定接受或不接受同性家庭。但社會對同性組成家庭尚無共識的今日
,把無選擇權的兒童拉進爭議漩渦之中,是傷害兒童還是有利兒童、兒童能否抵抗環境對
其家庭的評價、對兒童的成長又有何影響,實值大家深思。
原文網址:https://goo.gl/80c10m
備註:真恐怖,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