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肯定原原po的z大的思考,但其中還是遇到了一些不能混著談、一概而論的問題。
「性別認定」反映了兩個部分:
一、思考者對性別的看法。
二、性別在某個情景之下的意義。
第二項應該很好理解,例如:科學機構要採精子/卵子樣本,問你是男是女?這時不論主
觀客觀,生理性別才是重點。
新生兒在生理醫學上的性別判定,乃是為了檢查生理健康的依據,因此生理性別才是重點
。
海關的性別判定很明顯是為了個人生理特徵的辨識。
但在精神上的性別判定,也就是所謂的自我性別認同,我個人寧願認同每個人都保有主觀
判定的自由。生理與心理沒有相互綁定。
所以每當遇到性別判定的問題,我會先思考的不是自我的表態,而是對方需要的是什麼資
訊。
尤其是,性別只是一種是簡單的科學分類方式,但每個人都會不自覺地為其賦予龐大的附
帶意義。
回到第一項,端看自身對於性別的看法。如果你把性別當成刺青,或是一張永遠跟著你的
標籤,那你究竟要紋上哪種性別或許很重要。
但我已經過了度過了迷惘的青春期,所以我根本很少再去為自己的自我性別認同、性傾向
而傷腦筋。
※ 引述《ztoz (英奎)》之銘言:
: 台灣價值觀落差很大,對於同婚或是反同婚
: 不論哪邊都有豬隊友,姑且不論豬隊友的智力
: 單就過去的經驗跟價值觀,就是難以跨過的困難
: 歧視,講再多都是一樣,反正經驗跟知識通不過,也沒用
: 老一輩的,要罵他們無腦?
: 但是很多就是長輩,經驗跟知識上沒辦法接受就是沒辦法
: 最近也收到很多LINE訊息,很多家長在反同婚理念中,找到自己完全不能接受的點
: 可以接受同婚,但是不能接受學校強迫教育同性文化
: 這一定會被罵是歧視,但是接受是一回事跟被強迫教導又是另一回事
: 舉個例子來說,在小學的『妳可以這樣教性別』的"老師手冊"中
: 就明確講出兩點,被很多家長詬病,性別平等教育,是有特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