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全額納保 被批為德不卒
中時電子報 記者簡立欣/專題報導
2011年,台灣迎來第一批學位陸生,之後「陸生能不能納入健保」的爭議就沒有停
過。不料今年10月,蔡政府「髮夾彎」突然宣布陸生可以納保,讓這個議題再次站
上風口浪尖;只不過蔡政府規定陸生必須「全額納保」,且過去享受政府補助的僑
外生也得一起陪著繳全額,讓人不免有為德不卒之感。
在民進黨多次杯葛下,2011年以來陸生在台的簽證身分一直是「停留」而非「居留
」,因此沒有全民健保;為了因應陸生來台之後的醫療需求,政府居間協調,各校
大多為陸生保國泰人壽提供的商業醫療險,每月500元台幣。至於僑生(含港澳)
、外籍生則納入健保,政府補助4成也就是500元,僑外生每月自負749元。
不過,2012年淡江大學陸生崔耘因不明重病住進淡水馬偕醫院,每日醫藥費上萬;
2015年八仙樂園粉塵爆炸,兩名陸生受傷,其中國立交通大學碩士班陸生陳靈丹全
身53%燒燙傷。兩次事件,都引發社會關注「陸生應不應該納入健保」, 前總統馬
英九也多次呼籲台灣社會不要「小氣」,陸生年輕健康,生病機率小,其實不會造
成健保虧損。而藍營一向贊成陸生比照僑外生繳749元納保。
部分反對者則以大陸給台灣學生的醫療保險太「陽春」為由,反問台灣為何要給陸
生「滿漢全席」?
但必須理解:大陸給台灣學生的醫療保險是「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又叫「大病醫
保」,它限制病種(只有紅斑性狼瘡、癌症等八種大病才能使用)、限制醫療院所
(只能去某家較低級別醫院)、限制醫療費用(只有單次醫療費用金額較高時,例
如800元人民幣,才能申請醫保抵銷);但城鎮居民醫保是一視同仁, 只要是學生
就適用,不會分本地學生或港澳、台籍或外籍。
換句話說,兩岸健保宗旨不同,是不可比較的;硬要說,也只能說台灣健保太浮濫
,連補牙都補助,才會弄到健保黑洞。
蔡政府拍板陸生納保之後,陸生圈很多討論。有陸生無奈說,沒健保這麼多年,蔡
政府突然來這招,感覺像是某天措手不及接了個電話:「喂,陸生嗎?你有健保了
。」然後也不等回應就掛斷。也有陸生不滿表示,「你們的健保很好,但我從未向
你們乞討」。直至2016年底,陸生納保究竟如何攤負,在立法院仍爭議不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231000743-2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