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27歲被消失的台灣菁英 228受難者王育霖

作者: cgi0911 (勝者的迷思)   2017-01-20 09:00:08
關於日治時期台灣人接受大專以上高等教育的情況,我找到了一篇比
較有意思的文章。這篇文章是已故的日本天理大學中村孝志教授所寫
的隨筆。中村教授是灣生,1910年出生於台灣恆春。在台灣從台北一
中(後來的建中)、台北高等學校(今天台師大的前身)一路升學到
台北帝大文政學部史學科。畢業以後在學校當助手(相當於現在的研
究助理),後來去南滿鐵道當研究員。南滿鐵道雖然是鐵路公司,但
事實上也扮演著滿洲國內政指導者的角色,所以南滿鐵道的社員其實
相當於滿洲國的影子官僚。戰後中村回到日本,擔任天理大學教授。
中村教授的前半生,其實可以說是日本殖民地高等教育的一個縮影,
所以他寫的這篇隨筆是第一手資料,有高度的可信性。
http://www.lib.ntu.edu.tw/doc/cg/resources/U_His/academia/no1-ch8.htm
這裡稍微節錄一下重點,還有我自己的補充:
1.中村教授是台北帝大第一屆生。那時候是大正時期剛結束,昭和天
 皇剛剛即位的時間點,日本全國還普遍殘存著大正民主的思潮。也
 因此,台北帝大雖然是「殖民地的樣板高教單位」,但一開始也是
 帶有自由主義的色彩。
2.台北帝大一開始就有文政學部(下分史、政、文、哲四學科),所
 以日本殖民當局拖到七晚八晚才讓台灣擁有文政方面的高等學校的
 這個說法並不實在。事實上,台北帝大在舊制九帝大裡面的歷史,
 還比大阪帝大與名古屋帝大早一些。(但追溯到阪大與名大的前身
 ,台北帝大還是稍微晚一點的。畢竟西式升學教育在1896年以前的
 台灣根本就不存在)
3.當時的文政學部課程設計,是高度的任務導向,以南洋研究為主軸
 。但也因為缺乏高等文官考試的科目,所以台灣比較有才的學生們
 ,第一志願都不會想去台北帝大唸書。舊制帝大「制度性」地拒絕
 台灣人入學,此言不真,更沒有文史政哲經法科目不准台灣人入學
 的情形。真相比較多是台灣的優秀學生「選擇性」拒絕台北帝大。
即便如此,文政學部的入學生裡面還是有兩成左右的台灣人。考慮
 到當時台灣人的教育程度與志願傾向來講,這個比例可能還不算太
 低。
5.事實上,當時台灣的民族運動者根本就不太認同台北帝大。他們認
 為,與其蓋一座華而不實的大學,還不如多落實初等教育。
6.所謂「校長以下的老師大家都把學生平等對待」這句話,是其來有
 自的。當時的制度,校長是「官」,但是老師是終身制(也就是英
 文所說的tenure track)。學校裡面,老師是真正的主人,學生是
 客人,校長是流水的官僚。老師跟校長很多時候在立場上是相對立
 的。再加上當時大正民主的風氣未消,因此,校長持高壓主義態度
 ,而老師持自由主義態度,與學生同一陣線,這一點也不足為怪。
 反倒是國民黨政府底下,先用二二八和白色恐怖,把自由主義的台
 籍學者清洗一遍再說。剩下來的教職員,再用人事權與忠誠考核來
 操控之,所以整個行政與教學層就都站在學生的對立面了。相對於
 舊帝大裡面教員的風骨來說,戒嚴時期的台灣大專院校裡面,幾乎
 都是歌功頌德的軟骨頭。
7.當時台北帝大的課程設計是非常功能導向的。醫學是以熱帶流行病
 研究為第一要務,工學也是以殖民地需要的水利、電力、礦冶等基
 礎建設為念,而文政學科自然也是以南洋研究為導向。
但我覺得這不能以「日本政府在課程設計上歧視台灣」來做解釋。
 事實上,二十世紀上半葉是一個人類連腳氣病是怎麼一回事都搞不
 清楚的年代。流行病學、基礎建設、森林研究和南島、南洋民族研
 究,對於日本人來說,都還是人類知識的邊緣地帶,尚待有心人來
 探索。事實上,正如中村教授說到的,相對於當時台北帝大的小規
 模來說,總督府當局給予的人力物力資源,其實是非常充裕的。很
 多日本的二流大學都還無法望其項背。
 順帶一提,到了終戰前夕,台北帝大圖書館的館藏量,在舊制九帝
 大裡面是排名第三,也就是僅次於東京與京都帝大。如果不是國民
 黨政府學術鎖國的話,台北帝大基本上可以居於「全東南亞學術研
 究中心」的不動地位。就連新加坡國立大學恐怕也未能望其項背。
※ 引述《cgi0911 (勝者的迷思)》之銘言:
: 王育霖是我姑婆(爺爺的妹妹)的先生,用台語講的話叫「丈公」。
: 我姑婆的大兒子現在在加州,以前我記得是在NASA做研究員的樣
: 子,後來轉行,現在開了一個房地產仲介事務所。二兒子現在在台南
: 成功路開診所。
: 關於我丈公的研究其實已經很多,最主要是丈公的弟弟本身也是史學
: 家,所以整個二二八相關研究裡面,關於丈公的這一塊其實是比較早
: 起步的。
: 不過看完了這些以後,大家有沒有想到一件事情?
: 我記得我們小時候上歷史課,老師都會告訴我們「日本人歧視台灣人
: ,都不讓台灣人唸法律、政治,所以台灣人大多只能唸醫科」。這個
: 論述其實大有可議的地方。但不知道為什麼,不管是國民黨的史觀,
: 還是台灣人自己的史學論述,都不乏有人支持這個論點。
: 確實,一直到大正時代為止,台灣人能夠從日本取得大學文、法、政
: 方面學位的人是鳳毛麟角。但是到了皇民化時代末期,當時台灣人求
: 學日本內地的大學生裡面,醫學生固然是主流,佔有五分之二;但法
: 政學生也佔了五分之一強。在皇民化時代末期,已經很難看出來日本
: 人對於台灣人唸文、法、政,有什麼制度上的歧視。如果真要打壓,
: 那也不會有我的丈公,或甚至是以日本為跳板留學紐約哥大的唸經濟
: 陳炘,與唸教育哲學的林茂生等人。
: 台灣人能從日本取得文、法、政大學以上學位的人之所以少,我覺得
: 有幾個原因。第一,語文程度問題。眾所皆知地,理工科對於語言程
: 度的需求比較低,而文法政科系需要高於一般知識份子的語言能力,
: 通常是非母語(native speaker)莫辦。日本治台也才五十年,在那
: 之前,台灣不要說日語,就連初等教育與普及的漢語教育都付諸闕如
: 。日本人能在五十年大約兩代輪迴的時間裡,教出了一代日語程度足
: 以勝任帝大文法政科系,甚至赴美留學的菁英,不可不謂成就斐然。
: 第二,不要說台灣,即便在日本本土,文法政經的高等教育也是集中
: 在少數的都會區裡面。以日本舊制九帝大而言,擁有文、法、政、經
: 科系者,只有東京、京都、東北(仙台)、九州(福岡)、京城(首
: 爾)與台北。其中只有東京與京都是文、法、經三科系俱備。東北與
: 九州、京城則是文、法兩科系;台北則是文、政兩科系,而法學教育
: 則併入政學。日本在設立大學文、法學科系的時候,其實還談不上歧
: 視,只是這種科系本來就只有在大都會區才有相應的市場與人才。殖
: 民地光是初、高等教育「從無到有」就已經非常吃力了,說要在五十
: 年內生出一流文、法、政科系,是不是有點強人所難?
: 所以台灣人不是不能唸文、法、政科系,而是台灣本土還沒辦法提供
: 相對應的選項。台北帝大有,但是它的程度跟不上台灣人才進步的程
: 度;而且台北帝大的文政科系,是以培養拓殖官僚為取向,養成方向
: 有點偏。所以有語言能力、夠用功又有金錢資助的台灣人,當然是以
: 日本本土的明星學校為首選,而不是跑去台北帝大唸一個半調子的學
: 位。
: 至於台灣人去日本唸到帝大法學科系畢業,會不會遇到就業歧視的問
: 題呢?我不敢說完全沒有,但要知道日本早在明治維新晚期,就已經
: 建立了很完整公正的司法官採用制度。我的丈公能夠東京帝大法學科
: 畢業,然後應屆考進京都地裁,這種資歷就連現在的東大畢業生聽到
: 也會嚇得不要不要的。所以,台灣人在日治時期,其實已經慢慢顯露
: 出晉身主流官僚路線的傾向了,只是日治時期沒有長到可以證明台灣
: 人的能力而已。
: 話說回來,戰後台灣人在文、法、政、經等科系遇到的玻璃天花板,
: 恐怕還要更嚴重一些。例如說,某幾個培養外交人才的大學科系,一
: 直到差不多二十年前都還幾乎全是外省人的天下。媒體界則是語言、
: 血統與人脈的壁壘森嚴,把台灣人擋在外面。
: 在灌輸下一代「日治時期對台灣人的求學與就業歧視」的觀念之前,
: 反思國民黨恩庇侍從體系近七十年來的所作所為,我覺得他們其實沒
: 什麼資格去批判日本人啊…
: ※ 引述《v99999 (95至尊)》之銘言:
: : 1.媒體來源:
: : 民報
: : 2.完整新聞標題:
: : 27歲被消失的台灣菁英 228受難者王育霖新書發表
: : 3.完整新聞內文:
: :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今(19)日舉行「期待明天的人:二二八消失的檢察官王育霖」新書發表會,王育霖的大兒子王克雄表示,他的父親是第一位日本台籍檢察官,二二八事件爆發後3月14日,在家中遭人押走,年僅27歲,至今下落不明,在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首度出版王育霖僅存的日記和作品,盼能催促轉型正義早日達成,「二二八這場世紀大謀殺案是轉型正義的首要工作」。
: : 王育霖,出生在日治時期台南州,台北高校文科第一名畢業後負笈日本,1944年東京帝大畢業後任「京都地方裁判所」,是日本第一位台籍檢察官,金錢不是他在乎的,「救台灣人離開艱難處境是我的理想….」,二戰期間他在日本,以檢察官身分護衛無數流離、飢餓的台灣人度過險境,1946年返台,任新竹地院檢察官。
: : 戰後台灣物價飆漲、官商勾結、米糖走私盛行,王育霖鐵腕偵辦,贏得高度喝采,但在偵辦新竹市長郭紹宗「救濟物資貪瀆案」前往市府蒐調時,遭誣指「包圍」,調來警察,混亂中搶走搜索令及卷宗,因而憤而罷官辭職。
: : 王育霖不僅是台灣司法改革先驅,從小喜愛文學的他,除了法律和文學評論,也寫下無數詩文,字裡行間充滿文采和憐憫之心,富含深邃的思想與文學涵養,王育霖的兒子長年守護父親的文物和創作,奔走搜尋父親的下落,在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出版此書,以「期待明天的人」為書名,取自父親的一篇同名文章,也希望藉此感人的內容鼓勵年輕人。
: : 薛化元強調,轉型正義的目的是不讓歷史再重演。圖/林冠妙
: : 二二八基金會董事長薛化元表示,二二八事件相對於白色恐怖,人權同樣遭受不民主政權的壓迫,不同的是,二二八受害者連一紙強人政權下的審判書都沒有,「不知道怎麼死的」,經過大家的努力,台灣好不容易有一點自由民主的成果,避免歷史倒退是我們這一代人共同的責任。
: : 面對過去不幸的事件,如何進一步釐清真相,追究責任,避免重蹈覆轍,薛化元說,這是二二八基金會責無旁貸的任務,在推動轉型正義的時代,期待能把過去二二八基金會完成的責任歸屬報告,進一步推動成為官方的正式報告,紀念前人的不幸,期待未來不要再發生,「轉型正義的目的就是不讓歷史再重演」。
: : 二二八司法公義金管理委員會主委李勝雄提及,二二八慘案中,受害人包括當時法律界不少菁英,其中五位受難者家屬共同捐出政府賠償金228萬,成立「二二八司法公義金管理委員會」,由他擔任主委,他因此接觸了受害法界人士的家屬,王育霖在被捕遭害前,已超越當時全世界民主進步國家的人權法律,草擬完成了《提審法解說》,多已落實在歷經修改的提審法及現行的刑事訴訟法。
: : 王育霖的大兒子王克雄說,父親的壽命很短,在27歲時被中國國民黨趁二二八動亂逮捕,沒審判就處死滅屍。圖/林冠妙
: : 「父親的壽命很短,在27歲時被中國民黨趁二二八動亂逮捕,沒審判就處死滅屍」,王育霖的大兒子、留美電機博士王克雄說,日治時期台灣人不能當檢察官,因檢察官可指揮警察,他的父親是第一位台灣人在日本擔任檢察官。
: : 他說,父親的人生雖然很短暫,但多采多姿、有意義,這幾年來,社會疾呼要司法改革,他的父親在70年前就勇敢的向國民黨政權要求司法改革,在《民報》發表評論,強調司法應獨立,維護言論自由等,不只喊口號,還有行動,看到軍隊警察亂抓人,就提筆寫提審法,因此成了國民黨的眼中釘,以二二八當藉口,將他謀殺並滅屍。
: : 王育霖的二兒子、外科醫師王克紹指出,根據目前所蒐集的文獻資料顯示,二二八慘案是政治案件,當時國民黨極權統治的當權者須負責,「元凶就是蔣介石」,國民黨以「共產黨」莫須有的罪名,將少數匪諜案件擴大誅連到違憲的「白色恐怖」,繼之以省籍偏頗的論調,引誘避開二二八慘案的責任。
: : 「白色恐怖是二二八的延續,差別在二二八沒經過審判,而白色恐怖經由非法審判」,王克紹強調,年輕的國民黨朋友不必背負極權時代的原罪,也不要再陷入省籍的迷失,共同為這塊屬於你我的土地,創造美滿快樂的生活領域。
: : 王育霖的二兒子王克紹說,二二八慘案的元凶是蔣介石。圖/林冠妙
: : 228受難者李瑞漢的兒子李榮昌(如圖)說,228事件後他就沒踏進母校建中(當年的台北一中),因為元凶蔣介石(銅像)還站在那。圖/林冠妙
: :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 http://www.peoplenews.tw/news/e7b7f344-e485-45bf-8f2c-246fb28c3787
: : 5.備註:
作者: minejel (夢幻泡影)   2017-01-20 09:02:00
太早了 下個月再來
作者: shiueyang (缺氧)   2017-01-20 09:03:00
27歲就菁英?以為打LOL歐~你看看現在27歲的那個不是魯蛇
作者: KangSuat   2017-01-20 09:05:00
作者: tryit0902 (貓空都是貓)   2017-01-20 09:05:00
認真文必須推 日本那時是講座制 跟台灣現在的差很多教授的權力比較大
作者: pictograma (Van)   2017-01-20 09:12:00
推認真好文。二樓哈哈哈哈
作者: chunglee (李姓中壢選民)   2017-01-20 09:13:00
作者: chyou2003 (Smelly Cat ^^)   2017-01-20 09:17:00
作者: simplegood   2017-01-20 09:20:00
超認真文
作者: nuga (fight)   2017-01-20 09:22:00
講座是不是有點類似研究室這樣?
作者: hosen (didi)   2017-01-20 09:28:00
又一個皇民的幻想,當時台灣是殖民地,台人跟穢多沒兩樣
作者: csb0913 (csb0913)   2017-01-20 09:32:00
推 原po的學識讓人佩服
作者: adiemusxyz (挑戰的人生)   2017-01-20 09:33:00
9.2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作者: ray0808 (Ray)   2017-01-20 09:33:00
推,皇民化就是日本人化,比外省人的殖民心態強多了
作者: darkholy (keep silent)   2017-01-20 09:37:00
日據前十幾年先屠殺完反抗勢力,無差別屠村後面開始皇民化,日本就被捧得老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