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uzhou (è°åŸŽå…¬å)
2017-01-24 13:13:24※ 引述《yuponkimo (沈俠)》之銘言:
: 真的不太懂,
: 為什麼半個多世紀前孫文搗鼓的謊言可以撐那麼久?
: 只為了迴避民族自決的浪潮,
: 保持中央集權,防止國土分裂,
: 就硬生生把數十種不同的種族說成一族——中華民族,
: 堅稱中華民國是民族國家,
: 但事實上還是漢族本位。
: 口口聲聲中華民族的人知道自己在講什麼蠢話嗎?
: 有沒有卦?
認同這個東西本身就是主觀的而不是客觀的。在漢興起之前,中原強調的是“諸夏”
的觀念。但所謂的“同軌”不過是勝利者——姬姜集團所定義的。不服的楚國被定為
南蠻加以歧視,殷商的遺民被嘲弄和羞辱。列國都已周禮為榮,但在城外勞作的野人
和奴隸們根本進不了這個圈子。他們沒有資格參與國事,沒有資格參與作戰。
但在戰國,各國就有了國家的觀念。雖然不少人都是亡國的後裔,但不妨礙他們效忠
新的國家。如項羽的祖先所在的項國是被楚國所滅。這說明,認同實際上也是現實的。
中華民族不是同一種族,那麼臺灣人就是嗎?如果質疑中國是漢族本位,那麼臺灣
所謂的“中華民國”之前不就是“外省人本位”,今天不也是“閩南人本位”嗎?
如果認為“中華民族”可笑,那“臺灣人”豈不是更可笑?如果認為“中華民族”
不會被少數民族所認同,那麼臺灣的原住民同樣也不會認同“臺灣人”。
所以,每個政權都希望管轄下的人民能夠團結,為了塑造這種認同而發明或包裝
的標簽,都是基於現實的需要而產生的。口口聲聲中華民族的人,正是因為對
“大中華”的認同,這和口口聲聲臺灣人,並沒有本質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