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radiant77 (七七)》之銘言:
: 不過IOT這東西應該還是國外會優先,台灣還不知道要等幾年
: 主要原因是成本還無法降下來
: 像我剛說的智慧電表,台電好像有評估過,一個成本快增加1000
: 但台灣人力便宜,地又小住的密集,抄一筆電錶好像才5元
: 兩個月抄1次,一戶人家一年也才30元,這樣要30年才能回本...
: 所以大家可以慢慢觀望拉~
其實智慧電錶早就開始囉 - https://goo.gl/v6b72h
這不單是從成本考量,大概也有產業發展策略等因素夾雜
之前台電也有舉辦高壓 AMI 的資料分析競賽 - http://www.ami2016.com.tw/
至於低壓 AMI 原訂規劃是今年 20 萬戶吧,希望能夠如期完成
但回到之前回文提到的概念,這類設備把資料傳回不是太大問題,但如何讓產出的資料延
伸其他價值才是關鍵,我們不能一直都做風險最低同時利潤也最低的部份,需要有些人投
入關鍵應用的研發,這樣子布建基礎建設才有價值
最近引入的需量競價服務(Aggregator)就是典型的例子 - https://goo.gl/tU7YfD
國外發展出來的解決方案可以透過各種資料的分析與經驗的累積搶節電業務的預算,我們
卻只是聚焦在電錶製造產業,這是很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