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中國,自然學的問題是不叫“科學”的。其實西方人那時也沒有科學——
science——這個詞,從十六一直到十八世紀,都是用拉丁文的scientia,是自然學、社
會學、人文學、道德學等的總稱。而中國人用“格致學”,當然是從《大學》,從“格物
致知之學”來的。尤其是宋朝的道學派,程朱和他的後學,就開始用“格物致知之學”來
分析一些知識。這些知識是以道德為主的,但是朱子也說,有很多知識在道德之外,每個
物都有它的“理”之所在。所以,那時有很多中國人開始用“格致”、 “格物致知之學
”來分析問題。甚至於朱震亨、朱丹溪等,南宋、元朝的醫生,把與中醫有關係的東西,
說是《格致餘論》。還有《格物要論》、明末胡文煥編的《格致叢書》等等。 《格致叢
書》是格物致知的一個叢書,把很多以前和自然學、語言學、道教、《周易》有關係的,
都放在裡面。這個書有非常多的版本,影響廣及韓國和日本。這是西方的耶穌傳教士到來
之前中國的說法,那時候中國的綜合知識就跟“格致學”有密切的關係。到了康熙年間,
中國人翻譯“法國科學院”的時候,還將其譯為“格物窮理院”。這一局面一直持續到晚
清,在太平天國至甲午戰爭時期之間的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中國人還在使用“格致
學”。我們看江南製造局的翻譯局、福州船廠的翻譯局裡的文獻,還用的是“格致學”。
“格致學”其實和西方的science差不了多少。然而,這一局面到何時發生改變?中國人
的“格致學”何時變成了“科學”,以至於到了20世紀人們覺得中國沒有科學?其實這跟
甲午戰爭很有關係。我查了一些資料,甲午戰爭之前,大家都以為中國會贏。與日本海軍
相比,中國海軍當時位居全球第8,有65艘戰艦;而日本在那時只有32艘,位居世界第11
。當時法國、英國的專家,在戰爭開始時,都覺得中國會贏。其實中國的戰艦很先進,比
如“定遠號”,是德國製造的。還有一些戰艦是江南製造局製造的。其實我個人認為,甲
午海戰前後,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日本不相上下。細細考察這場戰爭,我們可以發現,中國
的失敗,不僅僅是科學技術的問題。比如,中國當時海軍分為四部分,真正投入戰鬥時,
並沒有統一起來,只有李鴻章的北洋水師。還有,中國戰艦發射出去的許多砲彈,裡面裝
的卻是水泥。此外,從戰爭技術的角度,我們可以發現,中國海軍的戰艦比較重,而日本
的戰艦比較輕,後來的實戰證明戰艦輕快是非常有利於作戰的,而沉重的戰爭賠款使得當
時的中國失去了吸取教訓、改善戰艦的機會。
從一定程度上說,中國是沒有“科學”的,這是對的,因為“科學”這個名詞是從日本來
的。要是甲午戰爭中國打敗日本的話,那中國的科學就是“格致學”, “格致學”這個
詞還會留下來。而中國之所以採用“科學”,跟這場戰爭有分不開的關係。
我們今天簡單回溯了科學在中國的歷史進程。中國在甲午戰爭之前,自有其對於西方自然
科學的專門名稱——格致學,而把西方的自然科學譯為“科學”這一做法是來自於日
本。甲午海戰的失敗直接導致中國人認為日本先進,也由此改變了中國人對於西方自然科
學的譯名。所以,時屆五四,“德先生”不叫“格致學”,而叫做“科學”。
http://tinyurl.com/hcyt4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