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不是只有侷限在有服務生的行業 叫做服務業
比如水電工 理專 私人銀行 修車 法律諮詢 這都是服務業
直接面對人的 就像是FACEBOOK GOOGLE 也是服務業
台灣的政客 企業主 媒體都還是以製造業思維在拚經濟
對岸都已經開始往服務業發展了
先進國家都是以服務業當作是GDP的大宗 而台灣只要想到服務業
腦袋就是端盤子而已 一點格局都沒有
製造業的思維是什麼 就是 COSTDOWN 所以台灣薪資永遠都漲不上來
你有沒有想過 北歐國家人口沒台灣多 為什麼他們人均是台灣兩三倍
他們比較優秀 工作比較認真嗎??? 他們的假期也是台灣好幾倍
他們都是發展高端的產業 北歐的環境依舊跟畫一樣
他們社會福利依舊比台灣好很多 政府效能就是最大的原因
經濟轉型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 會造成很多人失業
工廠倒閉 沒辦法 適者生存 台灣就是怕失業人數太多
失業人數太多 就沒有選票
讓那些沒辦法在全球化過程當中的產業 苟延殘喘活下去
這些產業 沒辦法去產生新的訂單 創造新事物 獲利的辦法就是 壓榨勞工
原物料也是會漲價的 再繼續壓榨 久而久之就是個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