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10位專職照護7741隻野生動物, 保育收容

作者: purue (purue)   2017-03-22 21:30:09
1.媒體來源:
※ 農傳媒
2.完整新聞標題:
※ 10位專職照護7741隻野生動物, 保育收容錢少事多誰人知?
3.完整新聞內文:
※ 本月初立法院針對《野生動物保育法》是否要處理個人隨機放生的動物引發爭論,卻
也凸顯當前野生動物收容資源與人力不足的窘境。
目前全臺6個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及急救站,總共需收容照養7,741隻不同種類的保育
類野生動物,專職人員卻只有10位,而且預算還逐年遞減,亟需大家重視。農傳媒整理與
分析野保收容體系現況,希望喚起大眾的關注,也為辛苦的工作人員加油打氣。
林務局委託,全臺6處設置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及急救站
《野保法》在民國78年公布實施後,自民國79年起,農委會逐步設置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
中心及急救站,除了救傷野生動物,也收容照養不適於野放的保育類野生動物。
農委會林務局在民國93年承接全國自然保育業務後,以計畫形式委託6個單位設置保育類
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及急救站。
這6個單位並非什麼動物都收,也不是民眾通報就由收容中心直接處理。林務局保育組組
長夏榮生強調,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及急救站有它的目標與功能,與通報體系不同,
「絕對不可能像前陣子討論的,任何動物都要收到那兒,會負荷不了。」
6個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及急救站的業務眾多,包含收容各縣市政府、檢調單位、邊
境或關口查緝和法院依法判決沒收的保育類野生動物,還有讓被沒入的野生動物在等候法
院判決或送回原生地時,能暫時獲得照養,並建立野生動物救傷機制。
通報體系則是民眾在野外發現需救傷的野生動物,拍照和致電當地縣市政府,由他們派人
到指定地點初步查看和判別,以做後續適當處理。各縣市政府有救傷及收容一般類野生動
物的承辦單位,也收容照養較容易的珍貴稀有或保育類野生動物,如果後續照養及救傷需
由6處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及急救站接手,才會進一步請收容中心協助。
夏榮生指出,這2年來,收容中心收容的保育類野生動物以查緝走私占最大宗,增加最多
的動物是食蛇龜,因近年中國盛傳養龜是福分,甚至有人吃龜進補,不肖人士會獵捕大批
食蛇龜送往中國,海巡署與檢調單位查緝到的數量較多。
近年獵捕和走私食蛇龜案件猖獗,增加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的負擔。(圖片提供/
臺北市立動物園)
中央分配野保經費逐年遞減,收容中心專職人力不足
即使各縣市政府收容承辦單位與6個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及急救站分工,整體卻面臨
經費逐年縮減、人力不足的情形。
攤開中央政府總預算,民國106年度林務局在「野生物保育」計畫中分配到6千多萬元,與
11年前相較,民國95年預算為2億8千萬元,整整少了2億多元。
而且這筆預算並非只供6處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及急救站營運,還包括地方政府辦理
野生動物違法案件查緝、救傷、收容、教育宣導、野生動物及其產製品鑑識,瀕危野生物
調查、研究、復育及登註記管理、老樹棲地維護,以及輸出、輸入等工作。
曾在林務局從事野生物保育相關業務15年,保育組前組長、現為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所
長管立豪指出,中央政府每年撥給保育工作的經費按比例遞減,但農委會本身經費裡的固
定支出如農保、老農津貼也不能減少,剩下的錢才撥給林務局。中央政府如果不再給農委
會多一點經費,相對業務費會一直受限,林務局只能用其他預算支援野保。
因經費捉襟見肘,使得6處的人力與資源也呈吃緊狀態,林務局計畫所能聘請的專職人員
數量有限,常需仰賴約聘人員及臨時工協助。
從林務局提供的民國105年收容、救傷統計數據來看,每個收容中心大約只能聘請1到4位
專職人員,中興大學獸醫教學醫院和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甚至沒有專職人員
,幾乎都靠獸醫師或其他臨時工支援。
在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及救傷數字方面,個位數的專職人員常需面對千隻需收容和救傷的
保育類野生動物。以中興大學獸醫教學醫院為例,收容中心沒有專職人員,卻需收容照養
1,414隻動物及救傷509隻動物;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依林務局的
計畫,可聘請2位專職人員,收容的動物卻達3,279隻和救傷596隻。
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的情況則較特殊,根據林務局民國102到105年統計,收
容的動物隻數都是0。林務局表示,成大的收容中心以鯨豚類救傷居多,鯨豚可能因環境
和體積龐大而不適合收容,因此數字呈現以救傷為主,等到治癒後就野放回棲地。
農傳媒訪問其中4處的工作人員,請他們談談目前各收容中心及急救站所面臨的狀況。
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
除了林務局委託辦理的收容及救傷計畫之外,臺北市立動物園也有其他相關物種的保育計
畫,所以我們思考,如果這件事在專業上,我們覺得自己也應該積極參與,除了林務局的
資源,我們的資源也會進場。
這並非表示我們沒有壓力,而是在觀念上我們已經認這筆帳,照顧野生動物是動物園存在
的天職、價值之一,所以跟其他單位的思維與作法略有不同。
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出現較高比例的是救傷的動物,以臺灣本土動物為主,例如穿山甲,我
們甚至可以繁衍到下一代,希望這樣的專業技術能幫助野生動物。
這幾年因為中國的特殊興趣,前兩年一下子收到一堆食蛇龜,近期則收容關口查獲走私的
國際一級保育安哥洛卡象龜和三線潮龜。
農委會特生中心副研究員、野生動物急救站獸醫師詹芳澤: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是受林務局委託的工作計畫,目前由2位專人負責,收容的保育
類野生動物主要來源是司法取締案件,一年平均救治600隻野生動物。業務範圍包括保育
類野生動物救護醫療、照顧、飼養,以及對民眾教育宣導等。
林務局一年給的計畫預算約為300多萬元,近年預算愈來愈少,但收容、救傷的動物愈來
愈多,支出也增加,單靠林務局的補助完全不夠,其他5處的狀況也很類似。
不過,特生中心比較特別,因屬於公部門,也是林務局的兄弟機關,救傷、照顧兼研究,
相輔相成。目前的經費除了有公務預算(林務局補助)、特生中心固有的科技預算,還有
與宗教團體合作正確的放生方式,以及被動接受民眾捐款。

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組長陳貞志:
我們收容100多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園區的個體超過1,000隻,照養和醫療的人力加起來不
到30人,包含專職4人和臨時工,其中,獸醫組有2位獸醫師和2位獸醫助理。
如果獸醫師人力多一點,對於一般可以救傷的動物,照顧效果與程序相對會更細緻,現在
2位獸醫師要處理1,000多隻動物,工作量非常吃重。
園區收容的保育類野生動物不一,以數量來說,獼猴類居多,占了三分之一以上,也有收
鳥類、爬蟲類、哺乳類、猿類、馬來熊和亞洲黑熊,之前有一段時間則收容較多食蛇龜。
主管機關給的營運經費每年遞減,有些需要管理或改善的部分,因為經費不足,現在無法
處理,嚴重的情況是連動物的食物都已經非常吃緊,我們自己要想辦法,學校也不會撥經
費,像我們主任、組長和老師們都要努力募款,找其他的經費。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生物馴養組獸醫師李宗賢:
海生館平常有自己的業務,海龜收容則是林務局用計畫的方式委託我們執行,計畫裡可聘
請1位專職助理;而我本身是獸醫師,變成我要兼任協助做這個計畫。大家一起幫忙,情
況還可以,也有臨時工幫忙清潔環境。
近年經費真的有遞減,其實大家都做得很勉強,但這兩、三年還好,至少是持平狀態,沒
有像我在民國100年剛到海生館時遞減得那麼快,而且海生館算是公家機關,有其他的經
費可以支應。
通常我們接到海巡署的通報,要去現場看野生動物是活的還是死的,以決定後續處理方式
。因為海巡署的弟兄都是第一個到現場,海生館後來也製作小手冊,幫他們固定上課,現
在他們都知道如何初步處理。我們也有建立通報系統,當下可用線上遙控了解現場情況,
提供處理意見。ꀊ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theme=article&sub_theme=article&i
d=374
5.備註:
※ 野保經費年年遞減 偏偏又有放生委員來開槓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