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uzhou (è°åŸŽå…¬å)
2017-04-11 11:15:05※ 引述《SebaJun (Nujabes)》之銘言:
: 標題這樣問一定會被敵視儒家文化的人噓
: 不過圖裡面智商頂尖的東亞四國在課本裡都會說是儒家文化圈的一員
: 還有個新加坡也是華人比例高
: 本來還包括越南
: 不過越南被高盧蠻族殖民過所以智商降低了
: 誠心問卦理性討論
: 為什麼這五國智商特別高
: 有沒有八卦?
其實我不認為人種之間的智商有質的區別。特別是在遺傳學上。
不同人種的腦容量應該是差不多的。雖然每個人種都有智商的正態分布
但平均來說,人種之間的智商差距應該是可以忽略的。
從這一點上說,遺傳上的,或類似於硬體的智商差是很低的。
但文化是一種軟體。同樣是I7的cpu,你裝不同的系統,自然也會有差異。
同樣是一臺電腦,有人拿來打游戲,有人拿來做學問。最終這臺電腦的實際價值
就會是 網吧中的游戲機和科研院所中的計算機的差距。
文化就是這樣的軟體。同樣是人,有的民族是放牧求生,有的民族是耕種生活,有的民族
是去掠奪。
不同的過法,就會產生不同的文化和民族記憶。形成不同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在非洲大陸很多地方,叢密的熱帶雨林,漿果到處都是,地上隨便都能長出食物。人們
不需要去耕作,也不需要是放牧就能生存。這些地區的人歷史上長期過著安逸的生活。
也養成了懶惰、樂天的世界觀。最終使得他們在文明開拓方面要落後一些。也缺乏
進取精神。
對游牧人來說,他們長期孤獨的在草原上放牧。幾天都見不到人。那麼他們的世界中,
人和人之間的關系非常的單純。他們的文化也非常的粗獷豪邁。他們不需要去思考
人的心理。他們的戰爭更多的是直接的決鬥。單純的崇尚武力解決爭端。因此很少
有研究人和人之間的學問。
對中原農耕民族來說,因為形成了耕作的生活方式。必然探究的是如何與自然相抗衡。
如何修水壩、如何改良作物,如何探究自然規律。因為聚居的生活方式。人和人長期
在一起生活,人們必須掌握一些與人相處的學問。人們要學會靈活的處理人際關系,
才能避免傷害被人和自己受到傷害。即便是戰爭,善於研究人的中原人,也會根據
已經掌握的對手的性格等,進行智力上的較量。計謀,有時候可以改變實力的差距。
中原人幾千年聚居,文化的積累和繼承非常的驚人。歷史的典故被記錄下來,作為
後世人的經驗和教訓。先哲撰寫了大量的經典,無非都是對人與人,對世界的探究。
西方人雖然最早掌握科學,但他們是蠻人的後裔。實際上他們還是缺乏中原的文明人
的智慧。他們的歷史短淺且不可考,沒有切實可靠的記錄,還停留在傳說和神話的
層面。他們習慣於用規則來強化約束,而缺乏對人性的重視。他們短暫強大了500年,
崇尚武力,而缺乏對強弱轉換的思考。他們非黑即白,二分法嚴重干擾了他們對
宇宙的認知和對世界的理解。
另外,文字和語言也對世界觀有很大的影響。
日韓越南都大量借鑒了中原的世界觀和文字體系,所以他們在這方面也有優勢。
作者:
formatted (ゴミ丼 わがんりんにゃれ)
2016-04-11 11:15:00哈哈胡謅哈哈
作者:
AetherG (AetherGravity)
2017-04-11 11:16:00五毛屁話一推為什麼五毛不都叫些很武俠的匿稱,什麼公子才子居士
作者: duvw (duvw) 2017-04-11 11:18:00
綁架有台胞證的外國人呵呵
作者: runKMTrun (誠實小馬迷) 2017-04-11 11:23:00
#支那安安
作者:
IHD (終於要等到時空變異了嗎?)
2017-04-11 11:23:00中原觀怎麼會承認夷狄啊?
作者:
laser789 (PewPewPew)
2017-04-11 11:26:00中西方在18世紀前應該不分上下 就工業革命大大拉開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