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obiNOva (星星徹夜未眠)》之銘言:
: ※ 引述《eszerfrm (smallchu)》之銘言:
: 日治末期為什麼會管制食物 百姓吃不飽
: 很簡單 你自己也知道 44 45年戰末
: 美軍參戰轟炸封鎖台灣,加上日本拉伕上戰場
: 台灣產量大減(美軍參戰前其實沒有減少很多,物價也是沒有飛漲的)
: 總督府有算過產量 如果自由販賣 會有人餓死
: 於是管制食物 懂嗎?當年度大陸kmt政權治下餓死200萬人以上
: 不只如此
: 1945年第一期作物因受寒害影響死亡大片(導致1945年產量大減為前年的60%左右)
不對,台灣農產量從1938年開始下滑,原因是因為 中日戰爭,台灣做為前線基地
開始發展工業,生產軍需品。接著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開始,農產產量開始急速下
跌。因為很多台灣男人被抓去充軍。
此時一路下滑至1945年日本戰敗為止,往後農產產量始逐漸改善。
https://i.imgur.com/sH34Gmy.jpg
註:台灣農產品兩大宗為大米及蔗糖。
: 總督府遇此情形有更嚴格管制
: 但考量到存糧跟後續第二期作物
: 認定是夠吃的(還沒算到日軍存糧)
: 對於這些,國民黨不懂,這是遠因
: 國民黨來的時候 日軍留下的米糖除了供官兵所用
: 有的被運走,有的被走私 光陳儀的表弟任善後局 不知道黑了多少東西
: 根據紀錄日軍留下的軍糧到1947年都還有剩喔,只是台灣人吃不到而已...
: (廢話20萬日軍的軍糧給6萬黨軍吃,吃的完才怪)
: 加上國民黨各地徵米,導致米價高漲,才是害死人民的元兇
: (日本投降前米價跟國民黨接受後一年的米價比是60倍阿...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此時WPI(躉售物價指數)相較同年7月上漲近5倍,之後一路爆漲
至1949年5月,到6月開始步入正軌。(此時是萬惡國民黨開始發行新台幣,也就是
「四萬換一元」的政策)
註:1942開始日本軍費開始增加,台灣銀行券發行量至1945年為最高峰。
因為戰爭始致物資短缺,日治政府實施相當嚴格的物價管制政策。
所以…我不太了解您說的數據是從何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