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蔡主導決策 被批擴權又喊卡
政府就任將滿1年,政府決策模式從初期放任政院和立院自行溝通,到後來總統親自主持
「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最後會議又停開,模式一變再變。知情人士說,總統當初因民調
急速下滑,親自主持決策會議,但反而架空閣揆林全,事後怕被批評,才又退居二線。
蔡英文就任初期,行政院與立法院因《勞基法》修法「一例一休」意見不合,先由副閣揆
林錫耀與立委每周一舉行「行政立法協調會報」,後又拉高層級由林全周四與立委「便當
會」,但都無法解決歧見,蔡只好親自出馬,每周一找立委、閣揆、綠營縣市首長舉行「
執政決策協調會議」。但除了一開始幾項爭議議題外,後來會議淪為「為開而開」,碰到
重大歧異如婚姻平權、原住民土地等法案,總統卻不表態。
反削弱林全威信
執政決策會議被批是蔡英文擴權,今年農曆春節後府決定停開。知情者說,蔡本愛找官員
來家中輕鬆討論政策,但執政前3個月民調快速下跌,才決定召開「執政決策會議」。但
因外界高度關注,蔡不喜被指手畫腳所以停開。綠營人士說,蔡找高雄市長陳菊等人出席
會議削弱林全威信,「餐桌政治學,找錯人吃飯」,製造更多問題。
雖然決策風格惹議,但副總統陳建仁觀察認為,蔡總統有企圖心、有決心,既有(德國總
理)梅克爾的特質,也有(英國前首相)柴契爾的風格。
政治中心
http://m.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70518/3765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