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lehot (小廢物)》的觀察啦:
:
: ※ 引述《Workforme (′‧ω‧‵)》之銘言:
: : 就餵電腦一大堆判例當教材
: : 然後分析各種情況該判多少
: : 簡單的舉例
: : 重大案件
: : 假如:可教化 -> 無期徒刑
: : 否則:二審(三四五六七八九審 審到可教化為止)
: : 大概是這樣
: : 現在技術應該可以做到吧
: : 這樣會不會比較能夠服眾呢?
: : 還可以幫國家省一堆法官薪水+退休金
: : 前瞻建設是不是該撥個幾百億來發展這塊?
: : 還是有什麼隱藏問題呢?
:
: 光量化就是一個問題
:
: 犯罪動機
: -心懷怨恨,報復社會殺人
: -憐惜親人,使其脫離病痛
: -精神狀況,無法自我控制
: -行俠正義,傷害欲加害者
: 你可以直接用事件來衡量嗎
其實反過來說,你覺得法官擅長判斷這種事嗎?
對於犯人的再犯心理,除非是夠白目的,很多法官是直接忽略的,因為心理層面永遠猜不
透。
反之,從身份地位家庭背景分析是否會再犯,還更精準一些。
:
: 犯罪嚴重程度
: -洩漏情報,造成國家危機
: -加害一人,手段極其殘暴
: -加害多人,手法乾淨利落
: -車內摸奶,造成心靈創傷
: 你可以用傷害人數來衡量嗎
同理,法官一點也不擅長。
量刑本來就是一個學問。
你在網路上看到一堆駡司法的文章,很多都是駡量刑的問題。
現行法官在做的,就只是尋找適合的法律or理念,來解釋自己判刑的原因。
真的通盤比較一次,根本也是各種笑話。
: 犯罪起因
: -自我意識,存粹個人嗜好
: -社會壓力,爭取同儕慰藉
: -法律缺陷,依法超時工作
: -社會問題,黑道狹持親人
: 你如何用電腦量化社會問題
:
我覺得你只是把問題想得太複雜了。
法官沒那麼神。
他們不擅長的東西太多了。
相比之下,一個訓練良好的ai可能更能有效的通盤比較、資料分析,還能秉棄個人好惡與
偏見,不受印象左右。
但其實最難的,是對證據不太充分時,心證的建立。
當輸入資料不足時,還能有效從言語、行為上判斷,對ai才是最大考驗。
若能做好這一點,大概就是法官的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