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Folivora (深夜的KKDBS)
2017-06-09 03:16:20記得以前在綜合課本上 看到的性別平權是
男生可以做女生的事
女生也可以做男生的事
「生理性別」跟「性別氣質」是兩間不同的事
強調做自己就好
可是後來的一些影視作品
好像越來越強調
女人也要像「男人」一樣
independent、productive、dominant
好像女性有柔弱的性別氣質就是毒瘤一樣
為什麼跟以前會有這樣的差別?
順序錯了吧,是女性先想要模仿男性主張權利後來發現女性也應該要有自己的特質不是模仿男性我在講女權
作者: LuMya 2017-06-09 03:20:00
直接看作品本身比較明確 這樣太一概而論了
作者:
cytotoxic (唯獨太陽有權身上帶著斑)
2017-06-09 03:20:00台灣女生會跟你說:你很大男人 我是女生ㄝ
作者: LuMya 2017-06-09 03:21:00
光是女權解釋就分很多派別
樓上講的是從激進女性主義轉變到文化女性主義的過程所以基本上原po的見解在近代歷史上是錯的
作者:
Folivora (深夜的KKDBS)
2017-06-09 03:24:00我是印象派QQ 記得高中歷史說女性性別運動在1970美國蓬勃發展 那時候的主張就是像樓上說的那樣?
作者: xinyuxiao (果果子) 2017-06-09 04:55:00
認真說 因為女性特質被厭惡也是一種厭女
生理性別=男/女,氣質性別=男/女,戀愛傾向=男/女/通吃,共有12種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