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注意##
「成人世界」現實殘酷 寶瓶總編拒為林奕含出版《房思琪》
https://goo.gl/GPx2NJ
林奕含事件意外在臉書延燒!《報導者》昨(21日)出版一篇題為〈當房思琪成為實體
——專訪作者密友與編輯談林奕含的出版歷程〉的訪問,文中別名「美美」的好友,抨擊
某知名出版社總編輯對精神病有偏見與歧視,並因此取消合作與林奕含解約,此舉造成重
擊,讓林奕含再次出書夢碎。《寶瓶出版社》總編輯朱亞君隨後在自己的臉書上發文澄清
,她貼出當時回覆與林奕含的訊息表示,「出版有所為,有所不為」,若出了書卻面對林
奕含結束生命的結局,她將一輩子無法原諒自己。
報導引發出版倫理爭議
《報導者》以林奕含好友「美美」的發言為論點,提到她從旁經歷林奕含一波三折的出書
過程。文中描寫林奕含前後投稿了8間出版社都遭拒絕的過程,好友美美轉述林奕含當下的
沮喪,「她不想要成書作為自我安慰。」
訪問中提及,直到2016年6月中,林奕含的書稿受到某知名出版社賞識,這位總編輯一開始
以「可以相信我,告訴我妳的故事,我想要為妳編這本書」為由,取得林奕含的信任,而
後討論到宣傳事宜時,卻以市場現實為由,板起「成人」臉孔堅持要提及林奕含以前在校
優異表現、學測成績、外在條件等等,讓林奕含當下很不愉快,「她很厭惡這些『上新聞
』的過去,很多都不是事實。」
報導中指出,出版社這樣的舉動如同要林奕含上台北看醫生的長輩、問她從哪裡拿到診斷
證明的大學老師等來評論,認為該總編輯的憂慮,是對精神疾病屢見不鮮的歧視與排除。
(圖)退稿信:https://goo.gl/YQogt6
雖然未被直接點名,但《寶瓶出版社》總編輯朱亞君隨即撰文自清,林奕含走了之後,她
沒有在臉書上發表過相關看法,但單方面的報導,卻以非事實來陳述兩人互動的過程,她
必須出面澄清耳語。而貼文下方出現了正反兩極的回應,有網友大讚朱亞君為「體會現職
業道德與良心的出版人」,出版者與作者溝通的信件,本來就屬於不公開的私領域,先有
林奕含的密友和新聞媒體大爆面談過程,後有支持者以朱亞君寫給林奕含的回函在留言處
重複貼文,要大家看清楚朱亞君的「偽善與巧言令色」,讓此篇文章下方意外成為另一個
輿論戰場。
朱亞君在貼文中提及,與林奕含幾次見面後的憂心,她煩惱出書後的種種,林奕含無法承
受,「出版是承擔,每一個環節都要考慮,那是一條命」,她在回函中也希望林奕含能先
處理好自身的狀況,再來談出版。且「出版有所為,有所不為」,朱亞君認為,若明明感
受受到林奕含的精神狀況,還出版了書,最後卻面對這個結局,「我將一輩子無法原諒自
己」。
最後附上2016年7月7日寫給林奕含的退稿信,寫下了這樣的結論,「這篇文章,就算有一
萬個人按讚,那又如何,我說得清嗎?我寫這文,全身發抖,在事件的背面,我不同樣和
奕含一樣就被弄髒了嗎?」此文一發,多名出版人與作家在下方留言力挺,肯定朱亞君守
住出版人的專業倫理。
朱亞君在臉書自清:https://goo.gl/yH8RUx
《台北爸爸,紐約媽媽》作者陳俊志認為,「非常感動出版者的大心,尤其一個曾經在憂
鬱之谷死去的作者讀來。」八旗文化主編王家軒則轉貼〈困在回憶裡的瓶中美人〉表示,
「沈政男醫生也表示過出版這樣的作品對作者可能帶來的危險,『自我揭露式的文學創作
最大的副作用,是一旦情緒平穩之後,看到那些回憶被印成鉛字,卻未必能夠消化。出版
社見到這類創作應謹慎辨認,真正有文學價值的創作,即使是書寫創傷回憶,都必須在作
者身心狀態穩定下才能完成。』」
大葉大學助理教授汪睿祥讚同朱亞君的做法,「我覺得這分寸很精準,這事很痛,抓穩不
容易。」前貓頭鷹出版社社長陳穎青也留言,「別讓不知出版市道的人所發洩的怒氣打擊
,他們不知道你做的事情,是一個正派的出版人以最大的善意才能做出來的。」而「卡謬
佬」的圖文創作者蕭瑩燈也感嘆,「事後證明,出版才是林奕含的不歸路。」
密友說法可代表林奕含?
北極之光出版社社長張漠藍也抱持肯定態度,「若是我一定會阻止她出版這本書,任何深
思熟慮關心她的出版者都會做跟妳一樣的事。」馬來西亞作家林韋地表示,「出版社有選
擇出版和不出版的自由吧。」
近期成為鎂光燈新寵《做工的人》作者林立青也忍不住跳出來說話,「出版一本具有社會
寫實,或者具有真實性的書,一定會對作者造成嚴重的生活衝擊。我不認為可以斷章取義
的只截取一段就發表誅心之論。別說一本書,有時候一篇文章都可能來來回回吵沒完的修
來修去。我想提醒的是,這篇文章報導了主要密友的說法,那就是密友的說法,不是林奕
含的。而朱亞君的說法,就是朱亞君的。」
林立青提醒不斷在留言處重複張貼某對話截圖的匿名網友,「如果你對於發言內容有問題
,那可以開一個版來討論,你大可以說根據截圖你認為有錯誤,然後針對這點繼續討論,
而不是一直重覆貼上弄得版面亂七八糟。這只是另一種消費死者的方式而已。」
(圖)某不具名網友不斷洗版 https://goo.gl/QaotUe
大將出版社董事廖家成表達了作為一名醫生的看法,「我個人覺得問這些問題,考慮到書
出版後作者的處境,才正表示這編輯是負責任和關心作者。」而精神科醫師王浩威也鼓勵
朱亞君,「妳很了不起,充分表現了出版人的專業倫理!謝謝妳讓世人了解出版人和文化
人是有原則、有風骨的。」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峰也留下愛心貼圖打氣。
去年林榮三文學新詩獎得主曾元耀醫生更直言不諱,「如果前面7家出版社婉拒出書的理由
也和寶瓶類似的話,那麼出書就不是一件正確的事。非精神醫療人員都可感受到強烈不安
的感覺,就可知作者的情緒是相當不穩的,徵詢主治醫師的意見就變得相當重要。這本書
出版之後,她身邊重要的人(家人、密友、出版社、醫師等等),當時是不是有密切觀察
,保持警覺,防患未然等等行為,這當中有許多關鍵時刻,若能把握住,今天就不會有這
樣憾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