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完整新聞標題:
從農地工廠看失控的工廠輔導政策
3.完整新聞內文:
沒有棍子、蘿蔔也不誘人的農地工廠輔導政策
輔導工廠合法化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輔導工廠進入工業區。《工廠管理輔導法》第33條允
許政府劃定特定地區,以解決農地工廠問題。為此,經濟部劃出186個特定區,並要求區
內廠商必須符合環保、工安、隔離綠帶等規定,並交回饋金,即可不必搬遷,在地合法。
這樣的「大利多」被環團罵翻,但廠商似乎不太領情。186區特定地區內的709家廠,至今
完成合法化程序僅三家,據聞是因為隔離綠帶涉及工廠必須退縮等問題,工廠間談不攏。
「有些工廠的營業額都已經破億了!他們還是不願掏出個幾百萬來改善工廠與周圍環境。
」吳其融直言「他們不甩政府,因為政府拿不出棍子。」
讓工廠轉移到工業區不是沒有過成功的案例,「彰化彰濱電鍍專區蓋了快十年,土地一直
空在哪裡。但彰化地檢署抓了幾個電鍍工廠,很快彰濱工業區就滿了,現在一期滿了、二
期滿了、三期大家搶著要。」
農地工廠有棍子嗎?喊了很久「即報即拆」的小英政府終於透漏出行政院有意成立「違章
工廠即報即拆處理專案小組」,預計年底就拆除半數的「新設」違章工廠。「新設」的分
水嶺落在「2016年5月20日」以後。舊違章工廠依舊沒棍子。
工廠無處可去? 盤點工業區土地刻不容緩
眼見2020年輔導期即將屆滿,政府馬上就會對舊違章工廠下手嗎?吳其融指出,現在最大
的問題是政府「整理」不出工業區土地,違章工廠也無處可去。
吳其融指出,現在還有很多蚊子工業區,有些土地被囤地、炒作、甚至作為夜市使用。在
這種情況下,政府說「工業土地不夠」,是極不負責任的說法。
一般人認為環團一定反對新設工業區,對此,吳其融持保留態度。他說,如果台灣真的有
產業需求,政府就應配置相當的土地,這是經濟主管機關該負的責任。但先決條件是:「
好好盤點工業區土地」。
所謂「盤點」並不是要求將所有蚊子工業區都予以開發,而是重新檢討,例如彰化政策是
「北工業、南農業」,彰南產業園區就須重新檢討。
已遭工廠重金屬嚴重汙染的農地該怎麼處理?吳其融說,如果政府打算轉變成工業區,除
了要求工廠賠償,也會要求啟動公民社會對話,先聽聽在地農民的意見。
農地年年流失的問題常被提起,吳其融提醒,不要忽略了,工業區土地也在「流失」中。
以新北為例,大量工業土地已經被劃設為住商區,工廠無處去。沒有好的工業土地規劃,
也是加劇農地工廠的元兇之一。
顧產業也要顧土地 農工分離,不能只看「產值 」
如果必得要畫設工業土地,吳其融主張,由政府選定合適地區,畫設後再輔導工廠進駐。
但目前的農地工廠劃設工業區卻是由工廠主導!
經濟部根據《工廠管理輔導法》33條所畫下的186個特定地區多數都是工廠所提出,它們
將工廠所在地申請為特定區,再合法化為工業用地,不顧四周還是耕作中的農地。而提出
者更不乏上市上櫃大廠。
要終結這個亂象,吳其融直接點名,要全國國土主管機關「內政部」出來主導規劃。他指
出,經濟部主導的工廠輔導政策、或是串珍珠計畫、小型產業園區等計畫都是建立在「產
值」的思考模式上,而非「土地管理的合理性」。
「產值」的思考模式下,被犧牲的是農地,還有小廠。「大廠產值高、有品牌。在經濟部
主導下,能合法化的永遠是大廠,小廠只會不斷的被砍掉。」吳其融說。
「這些小工廠都是能做事的工人,他們是大廠的代工廠商、上下游廠商,如果整個產業鏈
存在是必要的,政府就應該提供小廠合法的生存空間。」
「但是,不能留在農地」吳其融堅定的說,小廠或許是社會階層中的弱勢族群,只能賺取
微薄利潤維生。但只想著把汙染防治成本轉嫁到外界,讓農友承受損失,成就自己,這樣
的工廠也不值得輔導。
民間策略:揭露弊端 一步步讓工廠回到工業區
從2010年至今,政府對違章工廠幾乎一籌莫展。直到6月,農委會釋出行政院將成立「違
章工廠即報即拆處理專案小組」的消息,相關辦法仍未公告。
地球公民基金會3月曾向行政院舉報三家新建農地工廠,三家至今未拆。吳其融說,樂見
行政院開始有所作為,但民間更要大量舉報,要求政府落實政策。
再者,針對是蚊子工業區,吳其融認為其中有法規漏洞,也有管理弊端,需要一個一個找
出來,要求修法或調整作法。在新設工業區之前,應重新盤點舊工業區,加強明智利用,
並確實配置環工設備。
2020年工廠輔導期限即將來到,本屆立委林岱樺、王惠美等人都已提出《工廠管理輔導法
》修正草案,要求展延輔導期限,工廠管理輔導政策預計將開始白熱化,尚未修法即有
業者開始宣稱即將再次開放申請補辦臨時工廠登記。
吳其融說,針對6,000多家依規定已取得臨時登記的工廠,政府確實有責處理,但對於其
它不肯提出申請、或提出申請而未通過、或2008年以後設立的農地違章工廠,將堅持這些
廠商就是「不合法」,不能再延長保護。
[註]違章工廠、農地工廠都是比較通俗的說法,事實上,工廠違規的原因很多,例如不符
合消防規定等等。本文所指的專指設在農業土地,無法正式取得合法登記的工廠。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e-info.org.tw/node/205738
作者: dostey (Dos) 2017-07-04 07:52:00
重罰2萬.....這個政府沒救
作者:
ims531 (夏夜茉莉)
2017-07-04 08:00:00早就該處理了 只有小英要碰觸這種得罪選民的事
作者: Iamtheking (努力活著) 2017-07-04 08:00:00
2020年工廠輔導期。還要延幹你娘
這些選舉時的大金主 菜渣不敢動他們 轉型正義zzzzzz
作者:
ABA0525 (小火柴)
2017-07-04 08:08:00金主啊 說個笑話 資進黨說環保
作者: greta107 (green) 2017-07-04 08:27:00
台灣政府太縱容資方 直接斷水斷電一週資方發現賠太多 自然會快速接受合法的環境政策
作者:
waloloo (ARIAxヨシノヤ )
2017-07-04 08:35:00ya市
作者:
xenonun (火星宇宙軍掃地員)
2017-07-04 08:51:00農地都被污染,誰敢吃
作者: kuromai (暮) 2017-07-04 09:26:00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作者: dendrimer 2017-07-04 09:46:00
祝那些狗官重金屬農產品吃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