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超大城市 驅動經濟成長引擎
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表示,大陸經濟保持40年高速成長,近期開始把注
意力轉向城市特別是超級大城市發展,以其做為未來經濟成長的驅動引擎。如果城市驅
動能夠再持續10年,大陸城市化的水準有機會趕上全球平均值。
《中國證券報》報導,張軍說,近年來大陸開始重視超級城市和城市圈的概念,跟過去
10年來大陸試圖利用升級來轉換成長模式有關。儘管製造業高度發達,但大陸的城市化
進程一直慢於其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的速度。儘管大陸已躍居全球第2大經濟體,但僅有一
半的人口是城市居民,而生活在超級大城市的人口不到總人口的1/10。
看好粵港澳大灣區
他分析,觀察過去10年的發展,發現特大城市和城市化滯後的狀況正妨礙未來經濟成長
潛能的釋放。在這種情況下,大城市、特別是超級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崛起至關重要。
張軍建議,為了更多特大城市的發展,大陸應放棄限制城市土地開發的配額管理制度。
這個從上世紀90年代實施的制度不僅嚴格限制了城市可以開發的土地數量,而且長期以
來把過多的建設用地用於建造製造業的廠房,加速拉抬一線城市的地價和房價。
他強調,今年3月,大陸已明確表示將全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計畫,希望建設成為全球創
新發展高地、全球經濟最具活力和優質品質的生活區域。粵港澳大灣區涵蓋廣州、深圳
等9個城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2010年至2016年,粵港澳灣區的11個城市GDP
總量從2010年的5.42兆(人民幣,下同)成長至9.35兆,約合1.34兆美元,僅次於東京
灣區和紐約灣區的經濟規模。鑑於粵港澳大灣區目前的人均GDP尚不及東京灣區的一半,
且還處於高速成長的階段,未來經濟成長潛力的釋放指日可待。
環杭州灣區受關注
以上海為核心的環杭州灣大灣區的構想也引起高度關注。這個灣區很可能覆蓋上海南北
兩翼、跨越浙江和江蘇兩個重要經濟省分約10個關鍵城市。以GDP計算,環杭州灣大灣區
的經濟規模應已接近舊金山灣的規模。
張軍認為,政府在國家戰略上推動長三角與珠三角這兩個都市圈的成型和發展,無疑將
驅動大陸更大的經濟發展動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914000857-260301
作者:
formatted (ゴミ丼 わがんりんにゃれ)
2016-09-16 11:15:00這是廢話嗎
作者: Charley2309 (Charley) 2017-09-16 11:17:00
中屎
作者:
Plot3D (3D做圖)
2017-09-16 11:19:00宣傳廣告
作者:
casnal (呆)
2017-09-16 11:19:00蓋鬼城推動成長的概念啊
作者:
OAO5566 (OAO)
2017-09-16 11:25:00超大懶覺
作者: lst77 (自我感覺良好 >w<) 2017-09-16 11:30:00
中國知道要發展中部,南部沿海 反觀台灣依舊把資源投在正在衰退的台北市
是阿,把公園海邊山坡湖邊全部填平蓋大樓我看他們怎麼死
作者: gwenwoo 2017-09-16 11:32:00
起初一直開 後來一直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