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中評委「人滿為患」 還喊再增聘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143527
〔記者施曉光/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就任後,續聘及增聘第二十屆中央評議委員(簡稱中評委)人數已累計近九百位,中評會主席團主席多達近九十人,但最近有中常委要求黨中央再辦理增聘,把未連任的第十九屆中常委都聘為中評委,還有地方要角向黨中央提出增聘建議名單,使得中評委的「膨脹壓力」已讓黨中央困擾。
中常委、地方要角提議
黨內人士透露,中評委人數太多,意謂湊足開會門檻的人數也變多,未來中評會恐怕愈來愈難開,因根據會議規則,中評會開會應有全體委員過半數出席,雖然每次開會都會扣掉請假人數以降低門檻,但都勉強達到規定人數,若人數再無限制膨脹下去,以後要湊足人數會更加困難。
黨內人士指出,中評委每年只開一次會,完全沒有實質權力,且不像中常委身分到中國大陸「好用」,但仍有許多人想要這個頭銜,主要原因只是在基層走動時,身分比較響亮。
兩蔣時代 最多百餘人
據悉,有中常委在日前中常會建議,把六位放棄連任及三位連任失利的第十九屆中常委聘為第二十屆中評委,吳敦義裁示由組發會研議。黨內有人質疑,許多未連任中常委,其實還是第二十屆中央委員,基於身分屬性,不宜聘為中評委;有些人則是資歷不深,不應聘任。
黨內人士指出,兩蔣時代,中評委都是黨內德高望重之人,人數只有兩位數,最多百餘人;直到七○年代初期,僅一百六十幾位,前主席李登輝上任後增為兩、三百人。到了前主席連戰時代,由於國民黨丟掉政權,黨內位子不多,中評委成為一種「禮遇」,人數擴增至近六百個;後來又陸續把立委、政務官等重要卸任公職,屆期未連任的中央委員也聘為中評委,經馬英九、吳伯雄、朱立倫、洪秀柱等前主席乃至吳敦義,終累計近九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