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7 11:00:00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台灣公共藝術有「白色恐怖」?上月,藝術家陳敬儒於內湖科學園區展出的公共藝術「方
圓之間」,因作品採大量白色材質,遭民眾投訴「有靈體聚集」,主辦單位台北市文化局
,第一時間立刻要求藝術家更換顏色或拆除。
.文化局管很大
此舉引起藝術家抗議,陳敬儒寫了一封公開信「給台北市文化局長的一封信」,認為「這
是一個不該存在的種族歧視,尤其在當代台灣」。最後藝術家改變燈光照明後,才獲文化
局同意展至展期結束。
今年藝術界的「白色恐怖」不只這一樁。4月的台灣文博會中,主題館「我們在文化裡爆
炸」策展人王耀邦(格子)操刀設計的主展場,因掛上大量飄動的白紙,遭媒體譏為「靈
堂美學」,立委甚至在立法院以此質疑主辦單位文化部的美感與品味。
不過,這件台灣人眼中的「靈堂美學作品」,10月卻在國際四大設計獎、日本設計大獎「
2017 Good Design Award」中奪得「Best100」,成為日人眼中全世界最佳一百件設計作
品之一,
「台灣人甚麼都怕。」藝評家、策展人胡朝聖指出,台灣人對宗教、民俗與死亡有許多禁
忌。10多年前,有藝術家創作公共雕塑「吶喊」,將雕像的頭和四肢放在公園各角落,遭
民眾繪聲繪影「鬧鬼」。
2007 年胡朝聖策展「粉樂町」,藝術家游文富用大量白色羽毛創作的作品,被認為像「
音容宛在」(靈堂),也被要求更改設計。
.「我們到底在怕什麼?」
這些禁忌不僅讓主辦單位「畫地自限」、不敢採用「引人聯想」的公共藝術,也讓藝術家
創作時容易「自我審查」。胡朝聖指出,台灣公共藝術因此極少純白色調與人體造型(因
常被民眾投訴為「阿飄」),顏色、類型受限,限制了藝術家海闊天空的自由想像。
「我們到底在怕什麼?」胡朝聖認為,公共藝術是「先公共再藝術」,當藝術品置於公共
領域之中,當然須考慮民眾的觀感與包容度。當公共藝術觸犯到民眾禁忌時,第一個要問
的,應該是「觀眾到底在怕什麼?」這也是公共藝術最重要的功能與目的─透過藝術與民
眾溝通。
以遭投訴的「方圓之間」為例,他認為,主辦單位第一時間應開啟民眾和藝術家的對話平
台,「這是公共藝術最好的機會」,而不是直接要求藝術家更改設計甚至撤下。
陳敬儒表示,他設計「方圓之間」時,完全沒想到鬼魅之說。作品採白色主調,是因基地
周圍的環境顏色混亂,希望用白色來淨化;作品予人「飄動」之感,也是回應基地中「風
的感覺」。
.「文化局應解釋創作理念」
他認為,這件作品當初是透過徵選而來,台北市文化局對作品「心中應該有一把尺」。當
民眾投訴時,文化局第一時間應跟民眾解釋藝術家的作品理念、或安排藝術家和民眾展開
對話。但從遭投訴到展期結束,主辦單位都沒安排陳敬儒和民眾對話。
陳敬儒進一步分析,此一藝術「白色恐怖」,在於台灣人不敢面對死亡,因此發展出對「
靈堂美學」的厭惡與排斥,認為只要跟死亡有關的物件,如靈堂、墓園,都是缺乏美感的
。
.英國設計 百無禁忌
台灣對「靈堂美學」敬而遠之,視設計力為國力的英國卻是百無禁忌。英國最經典的街道
家具「紅色電話亭」,設計者Giles Gilbert Scott便言明其造型靈感來自18世紀英國建
築師約翰‧索恩爵士(SirJohn Soane)的墓園。但英國人不以為忤,因此創造出英國流
行逾百年的經典作品,所衍伸的文創商機迄今不衰。
如今台灣人到倫敦,總會不免俗帶回紅色電話亭造型的吊飾、撲滿或餅乾盒,可曾想過此
一造型來自墓園的伴手禮「晦氣」、「不吉利」?
「我不認為『靈堂美學』是負面的、也不排斥自己的作品被民眾如此聯想。」作品「我們
在文化裡爆炸」遭媒體、立委譏為「靈堂美學」,設計師王耀邦相當淡定,說自己「不以
為意」。
他透露,設計過程中,曾有朋友善意提醒「像靈堂」。但他很清楚自己設計的脈絡是什麼
,不為所動。他舉例,那些飄動的白紙是與樹火紙博物館合作、為了展現台灣設計力而創
作的的特殊紙張。
.「我希望有這麼漂亮的靈堂」
「靈堂美學」話題吵得沸沸騰騰時,有電視台跑到展場拍民眾對「展場像靈堂」的反應。
王耀邦說,他看到一位民眾對著攝影機說,「看起來像靈堂,但我希望我死了以後,可以
有這麼漂亮的靈堂。」
「靈堂一定是恐怖、缺乏美感的嗎?」王耀邦說,我們應該找出恐懼的源頭,面對它。而
公共藝術的目的之一,不就是透過藝術挑戰成見與迷思,幫助人們挖掘、面對自己的內心
世界。
胡朝聖則說,台灣人害怕面對死亡,因此與死亡產生關聯與聯想的藝術品,經常受到排斥
。但他樂見這段時間對「靈堂美學」的討論,顯示此一議題受到關注。他指出,台灣藝術
家張徐展以家族喪禮紙紮事業發展而出的「紙紮藝術」,去年受到法國賞識到巴黎參展、
也引起國人注意,或許是台灣接受、欣賞「靈堂美學」的開始。
https://theme.udn.com/theme/story/6774/287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