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中央日報
2.完整新聞標題:
賴岳謙:探索統一進程 迴避不是好方法
3.完整新聞內文:
實踐大學博雅學部副教授賴岳謙28日指出,台灣推動獨立,不管是明獨或暗獨都會造成
兩岸悲劇,維持現狀也難以持久,因此兩岸應探索統一進程的問題,「迴避不是好方法」
;不過,他也提醒,對台灣而言,談統一的前提是統一後比現在好,「如果只是維持現在
的生活方式,對台灣吸引力不夠」。
旺報29日報導,「兩岸如何共創有尊嚴的和平統一條件」座談會28日舉行,賴岳謙在會
中點出,中共十九大政治報告涉台部分影響未來的對台政策,其中可以看出總書記習近平
已定調「一國兩制,祖國統一」;另外,習的講話中沒有特別提和平統一,顯示「和平仍
是大方向,必要時可選擇不和平方式統一」。
他認為,習將「兩個一百年」與兩岸問題結合,最遲不會超過2049年,急迫性仍大;目
前大陸期望建立全面優勢,但不只是對台,更是對美國,期望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
、軍事等方面都超越美國;一旦形成對美的全面優勢,就可能採取行動。
賴岳謙提醒,大陸推動統一進程雖沒有明確時間表,但每過一年,大陸的相對優勢就愈
大,而且是以等比級數的速度增加;台灣的因應之道有三:一是推動獨立,但即使是暗獨
,走到最後還是會碰觸大陸底線,也是死胡同;二是維持現狀,但隨著時間過去,兩岸差
距愈來愈大,中美差距愈來愈小,對台灣更為不利;因此,第三個選擇就是兩岸應探索統
一進程問題。
報導中說,另一位受邀出席的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研究員湯紹成表示,談兩岸統一,美國
因素不能忽視,在美國持續干擾情況下,統獨都是假議題;他舉例2013年第一屆兩岸和平
論壇在上海舉辦,與會的紅藍綠人士同意第二屆在台灣舉辦,後來卻不了了之,原因就是
美國出面阻擋。
湯紹成認為,台獨具有荒謬性及災難性,現在是「假獨騙選票,真獨做不到」;另方面
,統一又被美阻擾,因此,台灣內部應該做些準備,探討可行性,拿出成績,包括討論統
一路徑(例如邦聯、聯邦、一國兩制),兩岸要用什麼身分來談,以及談之前是否要有和
平協議等。他表示,習近平在十九大提到尊重台灣社會制度,兩岸談統一時,台灣空間會
比「一國兩制」更寬鬆;在具體議題上,要探討台灣對外關係是否能有更大空間,例如採
行對內對外各講一套的「互不隸屬」模式,也要討論統一後台灣是否享有司法終審權及保
有軍隊。(吳靈芬編)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cdnews.com.tw/docDetail.jsp?coluid=107&docid=104466191
5.備註:
再不談統一 台灣就沒本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