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enjia (Ivy)》之銘言:
: 請問台北有醫院在測小孩智商嗎
: 正常的小孩
: 中班.沒甚麼問題的
: 醫院會做嗎
: 來八卦問這個好像怪怪的
: 可是不知道去哪問了
: 這裡人多
醫院有兒童身心科或精神科的應該都有心理師可以協助
如果不是有醫療需要的可能要自費就是
我不知道現在台灣的中班是幾歳...
阿姨我的年代入中班是5歲啦 囧
然後,我個人不太反對沒有醫療需求的小孩
因為父母親想知道IQ而讓孩子測驗
畢竟知道孩子智商後比較好找到最適合孩子成長的教育方式
但是
測驗的結果並不是絶對
因為緊張怕做錯、不安全感或無聊亂做....等等本人不甚配合的情況下
分數也是會有上下誤差的
基本上我個人覺得6-12歳測試會比較適合
又、IQ測出結果的高低只能是基本先天素質的參考值
而不是一個未來功成名就的金牌保證
數值是給父母因材施教的參考
千萬因為測驗成績高而有所期望、造成孩子學習成長的壓力
(題外話)
看到前面同討論PO有網友推文把智商多少和醫牙藥做連結...
我以為只有在我爸媽、祖父母那舊時代才有這樣的觀念
沒想到阿姨我之後的世代竟然還有這樣的古老想法 @口@ ...
每一個孩子的能力都不一樣
有些孩子空間概念強、有些孩子喜歡數字、有些喜歡文學藝術...
押對屬性全力支持才有辦法令一個孩子在他所擅長的領域最大化
這當然還要考慮孩子對他擅長的有沒有喜好 (也是有人有才能但極度不喜歡這個才能的)
而不是因為一個綜合參考數值而硬把孩子死命往醫牙藥或工程師推去
那對父母而言或許是虛榮,對孩子卻可能是災難
國外真正聰明的孩子都自己選擇挑戰物理、化學之類的hard sciences
但這在台灣卻被認為是會吃不飽的學問
幾個執業的醫師朋友告訴我
唸醫學院並不需要非常高的智商,平均(IQ 100)以上
重點在於能背、會背、死背活背,外加能夠忍受高工時奴役訓練就可以了
他們的理由是因為大半數以上的醫療流程SOP已經由先人們建立
除了少數情況,大部分照著SOP多半可以排除(秉除生死大權在各人命運)
在台灣或許醫牙藥、工程師或公務員才是一個人人生的唯一出人頭地的方法...?
平心站在父母親的角度
我不在意孩子聰不聰明、智商多少、人生平凡還是不凡
身為父母只有一個願望:只要孩子可以身體心理都健康快樂平安長大就可以了
上面三句是多年以後我媽才語重心長跟我說的
她說的當下我無法理解
但現在的我卻也是這樣想
高IQ有很多高IQ的煩惱
照顧高IQ的孩子不是只有在滿足他們智性的爆炸追求那麼簡單
而是因為纖細敏銳
在心理上需要父母家人比提供智性需要上更多倍的關注(免得他們(嚐試或成功地)自我了
斷,少數還可能波及無辜)
拍say人老了囉嗦廢話一堆
我的結論是:想測測就去測測,但無論結果如何,請記得讓孩子自然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