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吉安日治移民村 耆老憶當年推飛機

作者: yuneck (0.0)   2018-01-09 13:31:50
1.媒體來源:
聯合新聞網
2.完整新聞標題:
吉安日治移民村 耆老憶當年推飛機
3.完整新聞內文:
2018-01-06 18:37中央社 花蓮縣6日電
花蓮吉安鄉是日治時期最早的官營移民村,文史工作者訪查,找出二戰末期日軍
軍事部署遺跡;地方上長者回憶當年推著飛機到掩體壕的經過,年輕一代聽來覺
得珍貴又難以想像。
吉安鄉在日治時期稱為「吉野村」,吉安鄉慶豐市場後方立有「吉野拓地開村記
念碑」,記錄著1905年日本官營移民階段,當時戶數達 330戶、人口1700多人,
是一個擁有道路、輕便鐵路、灌溉水圳、醫療所、小學校、郵局、派出所等完備
設施的移民村。
台灣行動研究學會花蓮工作站主任王淑娟與地方文史工作者經過兩年的努力,訪
談20多名耆老,找出多幀老照片、重繪製地圖,將這些庶民生活點滴,彙整成書
,今天舉行「來去吉野村-日治時期島內移民生活紀事」新書發表,並邀來書中
老人家現身說法。
82歲張朝榮說,吉野村在二戰末期是重要的軍事基地,在村子東邊用圳溝圍出機
場,山邊則有掩體壕區,他和哥哥被徵調去做土製掩體壕。
每當飛機在機場降落後,就要有40、50人把飛機推到隱密的山拗藏著,以免遭美
軍轟炸。張朝榮和哥哥都推過,在飛機輪子、機翼邊站滿人,推的時候邊走邊跑
,很累人,尤其推往山邊時是上坡更喘。
他說,推飛機時,前方會有一名指揮舉著日本國旗指示,但地上常有坑洞,大家
一不小心就會跌倒。最多每天要推三趟,累了就在草地上睡覺,大家身上都長滿
了蝨子,苦不堪言。
王淑娟說,書中記錄日治時期因為時局變化、家族或個人經濟困局,為了討口飯
吃,移動到吉野村的過程,及後來在吉野村內的生活。兩年來與地方耆老訪談對
話、書寫出版,對長輩而言是極大的鼓勵,也希望喚起大眾深入認識吉安豐厚的
歷史。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328/2915560
5.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作者: m21423 (WSH)   2018-01-09 13:32:00
吉野家
作者: tony900735 (大頭)   2018-01-09 13:33:00
以前有初音電廠
作者: ed123123 (ed123123)   2018-01-09 13:47:00
幫日寇推飛機?
作者: york1987 (明華~明華~!!!)   2018-05-18 02:52:00
我家的粽子都不用糯米,改用薄薄的餅皮餡料香菇改用磨菇、花生改用玉米、三層肉改成雞肉最後上面鋪上起司條去烤
作者: web946719 (韋伯就是漏氣依舊)   2018-05-18 02:57:00
那就是披薩了吧...
作者: york1987 (明華~明華~!!!)   2018-05-18 02:57:00
沒錯,吃起來跟披薩有90%像
作者: linji (臨濟)   2018-05-18 02:58:00
那就是披薩阿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