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日核災區食品? 衛福部:台灣要走進世界
「地區禁令」擬改成「高風險食品管制」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二○一一年日本福島爆發核災事件,台灣禁止輸入福島與周邊
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五縣市所有食品,而從二○一一年三月至今年一月,邊境檢測
逾十一萬件日本輸入食品,輻射均未超標。對於日本核災區的食品解禁問題,衛福部次長
何啟功昨表示,不可能犧牲國人健康,但若能確保輸入食品安全,還是要讓台灣走進世界
,可考慮由現行地區禁令改成高風險食品管制。
我爭取CPTPP 日本施壓
我國積極爭取加入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日本表態期待
台灣放寬日本食品管制。何啟功坦言,這個當然是重點,日本壓力一直存在。
衛福部長陳時中也強調,「核災食品」與核災區的「日本食品」應該分開討論。台灣不可
能開放進口核災食品,但日本核災區安全的食品,會在經貿需求與國人健康之間評估。
目前全球剩中國與台灣以地區禁令方式管制日本食品,但禁止輸入日本十縣所有食品的中
國,近期傳出與日本就食品管制進行對話。何啟功提及,先前日本向世貿組織(WTO)就
韓國限制日本水產品一事,請求成立爭端調解小組處置,最後確定韓國敗訴,顯然台灣不
可能置身事外、是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國應該檢討現行管制方式,可參考國際做法,從地
區禁令改成限制茶葉、嬰幼兒食品等高風險品項。
食藥署副組長魏任廷說明,國內對於乳及乳製品、嬰兒食品、飲料及包裝水,以及其他特
定食品含碘一三一,限制每公斤五十五至一百貝克不等,含銫一三四與銫一三七總和則是
每公斤十至一百貝克不等。從二○一一年三月十五日至今年一月二十五日,邊境共檢測逾
十一萬五千件日本輸入食品,結果輻射均未超標,僅兩百二十件驗出微量,但件數逐漸減
少,從二○一一年的六十五件降至去年兩件,以茶類、水產品為主。
何啟功強調,過去驗出微量輻射,未超標也一律退運,說明政府不可能犧牲國人健康,只
是若能把關、開放安全無虞的食品,當然仍要讓台灣走進世界。
何啟功認為,管制日本食品要用科學證據,但具體做法仍持續討論中,有待行政院決定,
沒有實施時程表。
自由
http://m.ltn.com.tw/news/life/paper/117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