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effMnO4 (unnamed cell)》之銘言:
: 如題
: 現在20出頭的年輕人,很多台語不會說就算了
: 連聽也聽不太懂
: 肥宅我有時輕鬆時用台語跟朋友聊天時
: 他們臉上都露出一種奇怪的眼神
: 感覺好像講台語很低俗、要罰錢一樣
: 明明台語因為有不少入聲字,講起來鏗鏘有力
: 比起中文都黏在一起的感覺好多了
: 結果一堆年輕人忘記自己真正的母語該是什麼
: 還反過來歧視自己文化累積所誕生的語言
: 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是很悲哀呀??
: 有沒有卦??
其實上一代台語可以到處行得通
主要是因為台語可以在工作上使用
幾十年前做工作做產品大概大概就好
精準度不用太高
所以大家隨便溝通 有懂就好
很多東西都是用口念
沒有打成信件或是mail往來
所以師傅出門常常帶錯東西
甚至南部師傅到北部施工
同樣一個五金料用詞不同, 要說半天北部的五金店員才理解
更不要說用台語打成line或派工單了
不可能用line叫師父記得帶"善手 馬路 譜練打 "
一定是讓他們認識中文對應"氧氣 乙炔 鐵撬 手持電鋸"
打台語沒人看得懂, 整天東西忘記帶沒人擔責任
越到現代產業
要求的越來越精細
尤其是電子業跟科技業, 跟資訊化做得好一點的傳產
基本上所有的業務往來都要用mail並cc給各相關承辦單位
很多高階主管或老闆再談事情的時候
雖然大部分用台語溝通
但談到重要的節點
都還會用國語再重複確認一次
台語目前的現況有點像"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
新創詞彙的速度越來越慢 越來越少
目前而言即便在台灣本島都相當不適合商務運用
這有點類似
就算是大型公司的歐洲部門
開當地大型會議的時後依然以英文作為溝通語言 打會議記錄
主要是英文溝通效率更高 流通性更廣
而且沒有繁雜瑣碎的敬語系統
甚至連全部都韓國人的一些韓國航空公司內部也規定用英文交談
當然
或許有一天台灣中文會被英文取代
或像新加坡走多重官方語言
但台語因為精準度 統一程度 可文字化程度過低
不太具備成為官方語言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