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若不好 人生是黑白的
但你的眼睛皮膚與尿液 會是黃色的
肝病在亞洲並不是少見的疾病
而台灣甚至多到做為B型肝炎的聖地
許許多多B肝的研究與教科書是從台灣發出的
而肝不好 表現於外的不外乎
腹水 水腫 蜘蛛瘤 朱砂掌 易瘀血外
黃疸是最常聽到的一個
為什麼不該黃的地方很黃
就是因為膽紅素 bilirubin
咦?~~~~~~ 膽"紅"素怎麼會"黃"
事實上 膽紅素的吸光主要在藍光區段
https://imgur.com/EtMan5p.png
視網膜上的錐狀細胞便會有綠色與紅色刺激
送到腦部則會告訴我們這是"黃"的
而當初叫做膽紅素 是另一個故事了
第二志願-醫學系
魯道夫.路德維希.卡爾.菲爾紹
Rudolf Ludwig Carl Virchow, 1821~1902
主角出生在普魯士
小時就表現出高等文科天才
能說出流利的德語,拉丁語,希臘語,希伯來語,
英語,阿拉伯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荷蘭語
菲爾紹一直立志成為一名牧師
甚至畢業論文的標題還是
"充滿工作和辛勞的生活不是負擔,而是祝福"
但是因為他聲音太小 被質疑講道時不夠力
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 進入醫學領域
那個年代生物學與醫學最熱門的就是顯微鏡
他秉持著德國人的龜毛(與命名癖)進行大體解剖
而他對血液的貢獻
便是1845年發現血液中白血球與紅血球比例失衡
並第一個以"白血病"作為描述
(同時Dr. Bennett也發表了類似論文)
他也闡明肺血栓栓塞的機制,
創造了栓塞和血栓形成這兩個術語
以嚴謹的實驗與解剖打臉了著名病理學家
其他像是染色質,發育不全,薄壁組織,類骨質
澱粉樣變性和脊柱裂
Virchow's node就是指左鎖骨上淋巴結 和胃癌相關
而膽紅素 則是他和同事從瘀血中分離出來
認為他是來自血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