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ecju520 (哎依喜德魯)》之銘言:
: 昨天我朋友教我簽聯署書
: 結果我拒絕,他說我以後小孩就不要是甲甲
: 所以甲甲是天生還是後天阿
: 這樣我要怎麼教育小孩啊
所有的甲甲基本上都會迴避這個問題
用「現在喜歡誰比較重要,以前不重要」帶過
為什麼?
因為如果同性戀是後天 那麼意味著同性戀可以矯正
有注意此議題的話 應該會知道全世界的遺傳學家
迄今並沒有發現同性戀的基因
小魯相信科學 有多少數據說多少話
而我自己親生的經歷也是比較認同同性戀是後天造成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有一個「自我探索期」
大概是國小到國中的階段
這時候你會開始摸索自己的個性 會開始翻閱星座書籍
漸漸形成自己的價值觀
性傾向也是 它也有一個探索期
男生大概在國小就會定錨了
女生比較晚 有些到高中大學還在飄動
那麼重點來了 定錨性向的關鍵是什麼
「社會讚許」
每個社會都有一套主流的價值觀
性向也有一套主流框架
讓男生和女生去追求該有的樣子
例如要求男生 勇敢、堅強、不怕挫折、男子氣概
要求女生溫柔、賢淑、體貼、乖巧、善解人意
當男生女生達到該有的樣子時
社會就會誇獎 人們就會讚美
人都是喜歡讚美的 當我們接受愈多的讚美時
我們就會導正自己的行為 讓自己成為大家或社會喜歡的樣子
久了自己就會產生質變
當遵循這一套價值的人變多了 就會形成主流認同
大概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