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aydou (haydou)
2018-09-02 09:01:41原文43
基本上戰爭當中往戰場依次投送兵力是兵家大忌
就像你打人要五根手指投攥起來打才會痛
一根手指頭過去就準備被折斷
蔣介石當然知道這一點
不過以當時中國基礎建設水平真的無法有效率將分布在中國大江南北的兵力
投入到松滬戰場上面
松滬會戰當中也展現出蔣介石比較非理性的一面
當初德軍顧問計畫是在南京上海之間有"東方興登保防線"的錫城線迎擊日軍
畢竟上海靠海, 方便日軍海軍進出, 日本陸軍普普(當然比中國強)
不過海軍在世界上排名基本上有前三, 尤其一戰之後華盛頓條約當中就明文規定
日本海軍排水噸只位在英美之後(5:5:3)
蔣介石的盤算就是盡全力打, 打到西方列強注意並且援華
畢竟上海有西方列強租借, 又是整個亞洲最富庶繁榮現代化的城市
也因此蔣介石中央軍最精銳的三個德械師(36, 87, 88)以及宋子文的財政部警備團
基本上在戰場上消耗殆盡
打到後面國軍真的只能以潰退來形容
據說撤退到前面提到錫城線的時候, 連堡壘鑰匙都忘了...
也因此松滬會戰之後到南京大屠殺來的時間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