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是,台灣的東正教會雖然很小,但還是發生分裂的情形。
早期教會之間有高低等級和臣屬關係,然而這些關係容易隨著政治權衡的變動更易。
有些教會曾經服從於另一教會,最終卻能在大公會議上爭取到獨立。
到了查士丁尼大帝的時候,依據過往的會議結果,確立了五個最高級別的主教,授予
Patriarch(意思是「族長」)的稱呼。他們分別是:君士坦丁堡、羅馬、耶路撒冷、
安提阿(第一個外邦人教會)和亞歷山大港(埃及第一大城)。這五個教會不互相臣屬、
完全獨立自主,而且各自統轄下面的教會。其中君士坦丁堡主教雖然有首席頭銜,但是
並不能把其他教會怎麼樣。
(註:Patriarch以下譯作宗主教)
另外賽普勒斯的教會也有獨立地位,但是主教的頭銜只是總主教;而薩卡推羅(智障
外交部譯為「喬治亞」)因為是個獨立國家所以他們的教會不受影響。
五大教會和平共處,直到烈火國發動戰爭改變了一切……我是說倫巴底人和穆斯林。
結果就是三個教會的城市被穆斯林幹走,羅馬主教改抱法蘭克人大腿,君士坦丁堡主教
包辦東羅馬帝國境內高達八成的教會。
最後,君士坦丁堡主教和羅馬主教開始了一場針對東歐的傳教比賽。
羅馬因為天高皇帝遠,不比侷限於國界,開始往英倫、法國傳教。傳教後建立出來的
教會,當然通通歸羅馬主教管轄、通通講羅馬教會的拉丁文。後來那些大逆不道的事情
暫且按下不表。
而君士坦丁堡主教,則是針對打到家門口的保加利亞人和維京人傳教。為此,他們還
發明了新的字母給斯拉夫人用。允許新建立的教會用自己的儀式和語言禱告。
結果這些教會當然都不會乖乖服從君士坦丁堡,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俄羅斯都建立
了自己國家的自主教會。
而更慘的是,君士坦丁堡淪陷了。
俄羅斯沙皇爽翻了,他開始自稱第三羅馬,讓莫斯科主教加上了宗主教的頭銜。成為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主教會。到了清末就直接朝中國東北和日本傳教。
但是,君士坦丁堡的教會其實還在,只是傳教能力稍微低落了些。土耳其世俗化後,
他們再度開始往海外傳教。
現在,換成君士坦丁堡與莫斯科的傳教競賽了。
莫斯科主教控制下的日本教會在日治時期進入台灣,並且培養了不少信徒,但是沒有
台灣自產的神父。
君士坦丁堡主教則在22年前,於香港建立了都主教區,並派了一位李亮神父前往台灣
管理教會。
然後台灣的東正教就分裂了。
原因大致上是這樣子的:日治時期,俄羅斯在台灣的傳教工作並沒有很順利,派來的
主教過世後就沒再繼續派,甚至二戰後神職人員都跑光,只留下會眾。
這段期間維持住信徒人口的是滯台俄國人,這些人只是單純定居在台灣的俄羅斯
東正教徒而已,根本沒有傳教能力。這期間台灣東正教的神職人員,多半是國外偶爾來
拜訪一下而已。許多滯台俄國人甚至根本不參加教會活動,比如蔣方良就因為他老公是
新教衛理宗的信徒,從來沒參與教會服事。
李亮來了之後,有位名叫愛基里爾的加拿大東正教徒到台灣念書,並且拿到推薦信要
前往希臘的修道院進修。
接著他就消失了,沒去希臘、也沒進修道院。某天他穿了件法袍出現在台灣的教會,
自封神父還拉走了一票俄國人。在台北和台中搞了兩間禮拜堂,自稱是歸屬於莫斯科牧首
底下的教會。
(註:牧首即宗主教,愛基里爾選擇用此譯名)
於是香港都主教就把他破門了。
對,就是那個讓搶奪敘任權的皇帝(有點眼熟)在大雪中站了三天祈求教宗原諒他的
那招破門。
這大概是五年前的事情。
很奇怪的是,愛基里爾分裂出的教會營運很詭異,網站最近掛了,臉書久久更新一次
而且幾乎都用俄文。
以上大概都從網路找來的,希望有滿足到大家的八卦胃口。
※ 引述《jksen (Sen)》之銘言:
: 基督宗教有三大派勢力最大,分別是天主教、東正教及新教。
: 天主教跟新教不用說,臺灣一堆教會,不過東正教一般人應該都不知道臺灣有吧? 不過臺
: 灣確實是有東正教會的,不過勢力很小,鮮為人知。
: 有沒有臺灣東正教會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