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台灣 1970-1990 的 GDP

作者: demitri (forever)   2018-11-22 06:10:05
什麼亞洲四小龍之首
台灣是經濟 文化 政治 學術 綜藝中心
不清楚你幾歲 很多理解完全憑感覺
而且當年中國完全在吃土
台灣除了香港 幾乎沒有競爭對手
經濟中心?
90年代的華人經濟中心100%是香港
以前的香港是華人世界最繁榮的地方
是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
而台灣?就像前面鄉民回你的
是個外匯還管制的地方 國際化程度 遠遠低於香港
誰跟你經濟中心? 台灣跟周邊國家比 有錢歸有錢啦
但金融方面 不被邊緣化就不錯了
文化?流行文化而言 香港>>>台灣
當年香港電影通殺亞洲
還賣到泰國 甚至印度 中東
台灣只能吃華人市場 頂多賣到韓國而已
(當年王祖賢的聶小倩 在韓國很紅)
你拿以前的台灣商業片 跟香港商業片一比
就知道差異在哪了 台灣是朱延平 質感很差的瓊瑤愛情電影
而香港是成龍 周潤發 周星馳 各種武打片 武俠片
80年代也就算了 90年代台灣電影幾乎拍不下去
電影工業快消失了 只剩下電視劇能打
但是香港電視劇也不差 好嗎
藝文方面 在華人世界 台灣的確屌打香港
但那也是因為香港本就是個商業化大都會
缺少藝文氣息 寫暢銷書的作者 比純文學的更有名
而台灣當年沒有任何競爭對手
因為中國還在水深火熱 人民還在吃土
言論管制依然嚴格 發展的空間有限
現在是中國終於發展起來了 台灣的聲量自然被壓縮了
居住環境?你知道台灣80 90年代環境有多差?
當年淡水河臭不堪言 基隆河台北市段 根本是黑水溝
台北市四周都是垃圾掩埋場 住附近天天聞得到垃圾飄香
都市街道裡也到處是垃圾堆 “垃圾圍城”你聽過沒?
都市擁擠 沒有捷運 滿街廢氣 綠化程度低
當年還沒有霧霾這個詞 因為空汙根本是日常
台灣環境最好有屌打香港新加坡啦
好啦鄉下也許有
但香港人 老覺得台灣 土俗 水準低 很看不起我們的
至於亞洲四小龍排名喔?
這幾個國家裡 到90年代後才進步神速的是韓國
新加坡 香港 在1997年時 人均gdp就達到台灣現在的水準了
當年就幾乎是台灣兩倍
http://www.8pu.com/gdp/per_capita_gdp_1997.html
1997年
香港 世界11 27215鎂
新加坡 世界14 26387鎂
台灣 世界30名 14000鎂
台灣跟新加坡 香港 早在20年前就拉開差距了
中國 人均gdp不到800鎂 比現在的柬埔寨還窮
而台灣到今年才要達到26000鎂
(對了 韓國是30000鎂 差距沒你想的大)
這串開頭那影片 拿總量來比的 看了簡直可笑
你知道印度的gdp總量是世界第四嗎?
然後貧富差距喔 台灣一直以來 貧富差距都比日本大
現在日本貧富差距還拉大了 某些指數比台灣還嚴重
反而韓國貧富差距縮小 兩國幾乎是交叉了
而台灣只比韓國略低一點
對了 一直講缺電有點好笑 好像這代表台灣的衰退一樣
現在的產業耗電大還是蔣經國時代耗電大?
還有 現在經濟大概十幾年來最好
成長超乎世界各國預期
(各機構今年人均gdp預測一直上調
本來1.8, 1.9一路調到接近3)
什麼時間點不提 偏偏拿這兩年的缺電問題來講
是要無視過去十年台灣經濟的疲弱不振嗎?
※ 引述《Lindemann (做一個有質感的好人)》之銘言:
: ※ 引述《clausewitz (理論學家)》之銘言:
: : 會相信台灣是亞洲四小龍之首,就可鑑定是 9.2 無誤。
: : 花一點心思 Google 一下,就知道亞洲四小龍,台灣人均從來就沒追過香港、新加
: 那你大概就是只會google,完全看著表面的數據的自以為而已吧?
: : 坡,總量一直都落後韓國,台灣的「四小龍之首」是什麼碗糕?
: 所謂的 四小龍之首,在我印象確實台灣在經濟,政治,文化,學術,綜藝圈,金融
: 也許台灣從來都不是亞洲四小龍第一,可能只有電子業和輕工業第一,但是論居住的各方面
: 條件當時綜合起來應該是第一,當時台灣更是華人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
: 也許台灣的好大學台清交成從來沒有比香港的好大學和新加坡的好大學好,但是台灣
: 好的大學生畢業表現和校友知名度並不會輸給香港和新加坡,台灣的技職教育也是非常好
: 很多人會認為台灣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的原因是
: 台灣是全世界上最均富的國家之一
: 不然為什麼當時中國經濟改革鄧小平喊 經濟學台灣 而不是學所得相對高的香港和
: 新加坡呢? 因為香港和新加坡都是貧富差距過大,而且都只是城市國家,懂了嗎?
: 或許我理解的台灣都是被國民黨美化和過度吹捧,但是當時的台灣確實是亞洲四小龍
: 裡面,大家認為是整個國力最強,居住環境第一的地方
: 這個也許不一定最客觀,但是也見證了現在的台灣因為不成熟的民主和過度強調自由,
: 還有政黨惡鬥這20年國力嚴重走下坡吧?
: 講一個八卦
: 當時的亞洲抽蓄水力最大發電廠,那時候蔣經國時代一聲令下,據說要5000人
: 搬家,這個是日本人做的工程,但是整體是到了1995年才正式運轉,當時台灣最不缺之一
: 就是電力
: 沒想到今天台灣竟然意外成缺電的窘境,我在想如果當時的台灣就像現在吵吵
: 鬧鬧和抗議,還會有這座水力發電廠嗎?
: 專業的事情就像新加坡那樣交給專業的政府和真正的專家解決就好,不是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