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灣原創動畫下一步 說自己的故事到IP出口

作者: falomu (法蘿暮)   2019-01-11 09:46:45
台灣原創動畫下一步 說自己的故事到IP出口
2019-01-10 10:40台灣光華雜誌
【文˙鄧慧純 圖˙莊坤儒】
1998年,台灣動畫界蹦出了一位面兇心善的魔法阿媽,王小棣執導、麥人杰創造的醜醜又
帶點古錐的阿嬤,加上文英阿姨生動入神的配音,是台灣原創動畫史上無法抹滅的身影。
20年後,動畫圈繼續創作《小貓巴克里》、《幸福路上》,帶領大家在幻想的國度遨遊。
從動畫代工走到原創,這段路程不算輕鬆,卻是所有創作能量的匯集,是所有動畫人的夢
想。
本篇《光華》請了王小棣導演、麥人杰叔叔,一起聊聊當初創作《魔法阿媽》的甘苦;找
了當初勇於跨出台灣的原金國際CEO王世偉,分享他怎麼習得國際經紀市場的遊戲規則,
把台灣動畫出口國際。聽他們說一輪,才知曉在一秒24格速率下創作的動畫得來不易。
拍攝《魔法阿媽》的起心動念來自於王小棣的夥伴黃黎明,她同時也是《魔法阿媽》製片
兼編劇。黃黎明的母親受兒子之託,照顧孫子,她發現小時候嚴厲的媽媽變成阿嬤之後,
對孫子百般溺愛,又觀察到祖孫的相處關係,孩子對阿嬤萬分依賴,卻不願在父母面前表
露,看著孩子的寂寞和不懂事的可愛,讓黃黎明創作出這個饒富感情、祖孫互動的故事,
王小棣娓娓道來故事的緣由。
《魔法阿媽》:講台灣的原創故事
王小棣和黃黎明兩人雖然熟悉電影製程,但接觸動畫倒是頭一回,因此開啟了王小棣所說
「人生痛苦指數數一數二的階段」。王小棣向當時的新聞局申請到1,000萬元的補助,傻
傻兩個人卻到執行時才了解要依據法規在一年內拍完一部動畫幾乎不可能。所幸,朋友介
紹了當時已經在漫畫界小有名氣的麥人杰,他曾在國內知名動畫公司宏廣工作過,熟悉動
畫流程。但在短短8個月內要完成一部動畫,麥人杰當初的想法是:「死定了。」拗不過
王小棣的懇求,麥人杰答應加入,加上音樂人史擷詠,成為創造《魔法阿媽》奇蹟的一員

《魔法阿媽》採好萊塢動畫的製作流程,先配好聲音,再進行畫面繪製。原本王小棣還期
待可以找到專業的動畫導演來指導,卻覓不著人選,只好挽起袖子自己來,根據畫面中動
作的秒數、節奏畫好「律表」(exposure sheet),王小棣為了計算畫面的時間,用壞了
兩個碼錶才完成,足見過程之辛苦。後期製作在台灣也覓不著合作的廠商,透過朋友介紹
韓國的動畫公司Plus One,以購買地方版權的方式合作,才得以拍攝完成。
《魔法阿媽》雖然在金馬獎失利,但獲得1998年台北電影節年度最佳影片、1999年美國芝
加哥兒童國際電影節動畫影片佳作獎,也受邀至德國、挪威、加拿大、以色列、捷克、英
國、法國、義大利、日本、泰國等國際影展參展。「他們都覺得太珍貴了,《魔法阿媽》
沒有做成類好萊塢的卡通,而是真正的原創動畫。」王小棣轉述當時在國際影展上得到的
回饋,因為兩人沒有製作動畫的經驗,反倒讓她們沒有包袱,只是從創意出發,說一個屬
於台灣的故事,這樣而已。
創造拍下一部動畫的機會
「是動畫界的這些人把我們兩個人的無知與莽撞接住了。」王小棣回想這段歷程。
麥人杰當時已是家喻戶曉的漫畫大師,他帶著一股傻勁,接下人物造型、場景設計、分鏡
的工作,同是阿嬤帶大的他,為角色注入許多情感,也提供許多動畫專屬的趣味,連角色
配音都尬上一腳,在8個月內不眠不休,「我就是為了要向世人證明台灣也能創造自己的
原創動畫。」麥人杰說。
《魔法阿媽》的後製是由韓國公司代工,當時韓方要求王小棣一個禮拜要交出250個關鍵
畫格(key frame),在一夥人忙得天昏地暗的時候,是動畫界的郭景洲、王登鈺、陳偉
松主動向她伸出援手,協助構圖工作。
王小棣肯定台灣動畫界已有深厚的底子,再加上年輕人早就想做原創動畫,成就了《魔法
阿媽》的傳奇。台灣擁有豐沛的創作能量,麥人杰也認同,但現況是,許多動畫導演完成
一部作品,卻沒有下一部片的機會,台灣的動畫環境使許多優秀人才被迫離開產業,讓他
很心痛,「你知道要培養這樣的人才有多難嗎?」麥人杰沉痛地反問。
台灣原創動畫該如何下一步?「首先你得有機會一直做這件事情」,麥人杰說。他舉港片
為例,香港曾是世界第二大電影出口基地,每年拍攝的電影不計其數,他記得某位香港導
演說過:「我們當然要開戲呀!不開戲燈光師吃什麼,茶水吃什麼。」當你一直持續做這
件事情,過程中自然就會有一些人冒出來,但「首先你要有機會一直做這件事情」,麥人
杰語重心長地說。
與麥人杰的想法不謀而合,原金國際的王世偉認同國內創作型的人才豐富,但是缺乏組織
整合型的人才,究因亦是國內機會不足。他從動畫產品的流程分析,一部動畫作品從概念
成形、確定規格、組織團隊、編列預算、發展故事、美術設計、測試執行、修正、後製、
輸出,一旦從市場得到回饋後,再投入新的企劃製作。好萊塢能把動畫、故事節奏處理得
如此精采,是幾千萬次流程執行所累積出來的經驗。台灣動畫欠缺演練的機會,整合型人
才自然不易培訓。
文化軟實力是一門需要厚積薄發的功夫,而非短視近利的今天投資,明天收成。動畫製作
又不像一般的電影,沒有大明星號召、王牌導演加持,募資不易;許多動畫人更要身兼數
職,自己創作、找資金、行銷,麥人杰希望政府能營造有利動畫發展的環境,譬如以減免
賦稅的方式引入企業資源,讓創作者能金援無虞,創作更多厲害的作品。王世偉則希望強
化中小企業的生存能力,政府雖有信保機制,但還不夠成熟,要讓中小企業學習怎麼與銀
行交涉、融資,單仰賴政府補助結案,公司的生存能力會下降。
個性剛直的麥人杰,採訪過程中不時說得慷慨激昂,但氣憤也好,抱怨也罷,多年前他再
次投入動畫製作《鐵男孩》,變賣身家,已投入2,500萬的製作費用,仍有2.5億的資金缺
口,但不能罷手,還是要做,「不做的話,我們將在虛擬世界失去發言權。」麥人杰說。
而曾在紐約動畫圈歷練將近十年,王世偉結束美國穩定的工作,「我回來就是要創業」、
「創作原創動畫的動機,就是想要站上那個舞台,拿到發言權,闡述我們自己的文化、生
活、價值觀。」王世偉說。
原創動畫出口,爭取虛擬世界的發言權
「台灣是個海島國家,仰賴出口與進口。在動畫產業中,台灣的技術服務出口,與國際接
軌了。但我們是否想過『出口』自己的故事呢?」在一場與動畫同業的分享會上,王世偉
開宗明義地問。
有了原創內容,出口的遊戲怎麼玩?王世偉還記得早些年他帶著剛獲獎的短片到法國坎城
MIPCOM(法國坎城影視節展),以為到了國外參展就能揚名國際。沒想到路過攤位的人很
多,但買家提出的問題簡單直入:「定價多少?」、「短片怎麼在電視上播映?」、「要
發展成電影嗎?」「電影預算多少?」沒有思考太多的王世偉,險些招架不住。
之後,王世偉再重振旗鼓赴戰場,他帶著製作的《姆姆抱抱(MuMuHug)》雛型出發,準
備好先前買家提問的解答,卻還是在會場坐冷板凳,「這個地方這個遊戲規則到底怎麼玩
?」王世偉幾乎喪志的想。因此他假扮成買家,逐個攤位去探問,聽取其他的參展廠商如
何介紹他們的產品、如何提問、如何定價;他也決定不等外來的投資,自己投入資金創作
,先有作品產出,才有後續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經濟。
後來《姆姆抱抱(MuMuHug)》節目發行授權全世界八十多國家,成功出口台灣的原創動
畫,不僅訓練了一批說故事的團隊,也讓原金國際持續在原創動畫的路上走得穩健。與清
華大學合作,結合原住民文化與科普知識的《吉娃斯愛科學》影集,2016年獲選為美國芝
加哥國際兒童影展觀摩片,也入圍韓國富川國際動畫影展商業競賽片,並為第51屆金鐘獎
最佳動畫節目獎得主。
以「動畫」為「志業」的王世偉,用「職人」的精神經營團隊,公司能接的專案可以很多
元,面對工作的To be or not to be,判定的準則是心中的原創動畫願景,他帶領團隊歷
練各式的跨界合作案,磨練團隊的技術,心中有個更大的夢想正在孵化中,預計兩年後完
成的3D動畫長片《妖怪森林》,希望讓台灣原創動畫站上國際舞台,驚豔發光。
第55屆金馬獎,台灣出品的《幸福路上》拿下了久違了的最佳動畫長片。麥人杰語重心長
地說:「我們好不容易有一部《幸福路上》了,但能不能不要只有一部,能不能讓所有想
拍動畫的導演都有下一部作品的機會。」政府、企業、社會能否成為動畫導演有力的支援
,讓他們持續為台灣說故事,如此一來,台灣動畫才有機會持續往幸福路上前進。
https://udn.com/news/story/6845/3584949
作者: a0913 (沒救的貓奴)   2019-01-11 09:53:00
沒有得獎的魔法阿嬤 台灣就是不重視 想打壓
作者: leoqqqoel (leoqqqoel)   2019-01-11 09:47:00
台灣拍av還比較實在
作者: ANCEE (安西)   2019-01-11 09:47:00
作者: emptie ([ ])   2019-01-11 09:47:00
作者: Ilat (巴妻酒似舞)   2019-01-11 09:47:00
亂力怪神 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