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uileen (swonMu琳)》之銘言:
: 如題齁
: 更夫嘛
: 就是半夜時辰一到出來報時的人
: 以前家裡沒有電子時鐘嘛
: 要靠這些更夫
: 問題來了
: 更夫算不算古代的公務員
: 有卦嗎?
以明代來說,更夫有兩種情況比較常見:一個是義務役,就是每個男丁從十六歲到六
十歲,每年都要當一段時間義務役,稱為「雜泛」,要從事的工作包括出納、會計、看管
勾攝、巡邏等等各種雜務就對了,而打更經常是和巡邏的任務排在一起。後來大家都不想
去當義務役,所以改繳錢折抵役期,讓官府另外去聘人。
另外一個情況,有點像公務員,但又不算是。因為這種低下的工作是由皂隸來做,皂
隸有領很微薄的薪俸,由於沒有人員定額,不屬於正編的人員。朱元璋很靠北,他規定胥
隸不能考科舉,但是表現良好的話,還是有可能經過考核,變成不入流的雜官,就算是公
務員了。
還有一種情況,比較少見,我也不確定有沒有,叫做「配戶當差」。在明代,每個人
出生以後,職業就定好了,例如:你家是馬戶,你阿公養馬,你爸也養馬,你也養馬,你
兒子、孫子都要養馬。百分之九十的人屬於四大戶:民戶(種田)、軍戶(當兵)、匠戶
(工匠)、灶戶(曬鹽),另外有百分之五是屬於特殊專業戶,像剛剛說的馬戶、魚戶、
冰戶、墳戶、轎戶、茶戶、喇叭戶、放炮戶等等,目前已知八十幾種專業戶,雖然沒看到
打更戶,但都有專門吹喇叭、放炮的家族了,我相信應該也有專門打更的家族吧!等我找
到了再通知你。
徵引書目:
1.《明史‧食貨志》,卷78,頁1893。
2.《太祖實錄》,卷67,洪武四年七月丁卯條,頁1258。
3.繆全吉,《明代的胥吏》,臺北:嘉新水泥基金會,1969。
4.王毓銓,〈明朝的配戶當差制〉,收入《王毓銓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