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newslens
2.完整新聞標題:
離岸風電投資關乎台灣競爭力,該如何解讀躉購費率5.8元背後的意義?
3.完整新聞內文:
離岸風電投資關乎台灣競爭力 離岸風電躉購費率即將拍板定案,
這一樁始於彰化縣政府「擋綠電」,之後因外商大動作停工而引發譁然的能源爭議,
可說幾近生死關卡了。世界第一的離岸風電供應商,丹麥國營企業「沃旭能源」,
從1991年建造世界第一座離岸風場Vindeby至今,恐怕難以想像,
台灣政治紛擾與不理性竟然如此嚴重。
爭議最大的躉購費率問題,因為5.8元的高額價碼而備受質疑,
反對者往往以「誰要買5塊多的電」大力攻訐,但在「圖利」的浮濫質疑之下,
我們應該理性思考:這個價碼的實際意義究竟為何?對全民的利益有何利弊?
優惠政策招商,為長遠競爭力打算 所謂「躉購費率」說穿了即是在重大鉅額建設初期,
為了協助攤提成本而提供的優惠性購置價位。不提供,理論上也是可以,
只是對外資具備較差的吸引力,而且難以爭取高級、優惠的投資方案。
以現在亞太地區風電發展為例,日韓中越都對風電躍躍欲試。
越南因為沒有國產化的要求,因此開出的電價較低(約新台幣3元上下);
但日本因為有領導亞洲風電的雄心壯志,開出新台幣9.8元的驚人價碼,
想要讓整個亞太離岸風機產業鏈都在日本落地。
誠然日本的人資成本高於其他國家,但該費率仍是極為優惠。看到日本的案例,
是否突然感受到台灣的5.8元並不過分?台灣以5.8元的費率,
設置國產化與技術轉移的簽約條件,爭取到世界最佳的丹麥「沃旭能源」與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來台。
而且西門子預計在亞洲只設立一個風機組裝廠,
台灣很可能就是最大贏家。
台灣的費率比日本低,但日本的9.8元其實是最近才剛磋商成功,尚未正式簽約。
台灣的優勢,勝在起步較早、產業聚落完整、人力素質高,以及最重要的
「政治框架明確」。由於蔡英文政府的能源政策大力發展離岸風電,
也願意開出優惠的躉購費率,因此成功吸引外資前來。更因為看好台灣長期發展,
在蔡英文新設立的競標制度底下,開發商為2025年的風電開出2塊多的價格。
所以說,對於家家戶戶最關心的電價問題,不只有政府保障的「不影響民生電價」,
在實際供應面上,5年以後也將達到2塊多的市場期待水準。既不傷人民荷包,
長遠來看又能改善環境、分散能源風險、增加就業機會、提高產業價值,
這樣的交易具有驚人的價值,不容錯過。
政府出爾反爾,恐失信於國際社會
除了產業鏈興衰的直接利益,離岸風電發展與否,也牽涉到國際社會的信用。
由於沃旭與CIP都來自丹麥,丹麥商務辦事處相當關切台灣的情況;
近日的波折,更牽動了歐盟經貿辦事處的注意力。
日前由歐洲經貿辦事處、丹麥商務辦事處、
德國在台協會及全球風能協會共同在台大場地主辦的「離岸風電大學堂」,
會場上不難看見歐洲各國駐台單位,對台灣風電發展相當緊張。
歐盟發展綠能,不只是紙上談兵,他們在乎世界各國是否保障人權與環境,
再生能源也是歐洲國家評估國際信用的重要項目。在重視權益的政府單位與NGO之外,
台灣這波風電投資的風風雨雨,也讓企業界更加審慎評估台灣的市場。
全球投資環境是深深牽動的,今年全球手機市場已然飽和,
而網路業仍具備強大發展動能。但像是Facebook與Google等大廠,
在投資時都會為了企業形象,優先考慮有再生能源建設的市場環境。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2695
5.備註:
講好的開發,台灣內部先吵成一團
阿扁時期,擋下淺艦,現在要狂花錢自己摸索著打造國產淺艦,多花的錢,
那些年的9.2立委要不要出來道歉啊
現在也一樣,人家要給技術給資源來打造,你又將人拒於門外
(而且還是出爾反爾的那種)
十年過後我們是不是又要自己跌跌撞撞的摸索然後順便花大錢?
偉哉鬼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