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imOBrien (family man)
2020-07-28 15:04:301.媒體來源: 自 由
2.記者署名: 王 峻 祺
3.完整新聞標題:
徒步3天上山抵達百年駐在所 修復八通關十三里駁坎
4.完整新聞內文:
八通關越嶺古道沿線共有56座自日治時期留下的駐在所遺構,
距離山風登山口約30多公里處的多美麗(十三里駐在所),
因駁坎傾頹加上地層下陷,恐有倒塌危害山友疑慮, 5名在
地布農族人受花蓮縣文化局委託,徒步 3天上山,重新夯實
地基、組裝每片近 200公斤石板,原貌修復砌石駁坎,維護
百年歷史遺跡的完整性。
https://i.imgur.com/UWT9PCa.jpg
八通關越嶺古道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也是山友熱門登
山路線,但設置於1921年的多美麗駐在所,主入口北側駁坎,
因長年地層下陷外傾嚴重,損壞面積約32平方公尺,文化局
憂心恐有倒塌疑慮,向文化部提出修復調查計畫。
https://i.imgur.com/0evS8qN.jpg
花蓮縣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黃用斌說,在文化部支持下,自
「拉庫拉庫溪流域布農族舊社溯源與重塑計畫」第 2期中,
編列100萬元專案經費,進行為期9天的多美麗駐在所修復工
程,委託木本設計、 5名布農族人,執行吃重的駁坎重砌工
作,7月17日入山後,徒步3天抵達駐在所,隨即進行駁坎修
復。
https://i.imgur.com/cGTiHLT.jpg
他說,修復工作主要夯實地層下陷的地基,並拆卸傾頹的砌
石駁坎,後續再以原材料重新堆砌,工法以原貌修復,掌握
平砌、人字砌的組砌原則,保留原駁坎的完整性。駁坎總長
近105公尺、高3.5公尺,與現地自然景觀形成優美的歷史文
化路徑。
https://i.imgur.com/rFOpEoD.jpg
執行團隊專案經理李國玄說,因施工地位處深山,所有工具
皆以人力揹運,為求輕量化,僅攜帶簡易工具,無法攜帶具
有機械動力的相關機具,造成施工侷限及困難度。
他說,過去日本匠師為求駁坎穩固,部分石板長度近1.2公
尺,重達近200公斤,其長向崁入背牆土石,具有結構連結
作用,如今為要原貌修復,現場施作時,每塊石板均需4至
5人徒手搬運,增添施作過程的勞累。
https://i.imgur.com/FxOXXdZ.jpg
負責施工的族人包括高新興、李志宏、高健翔、董啟聖及那
志豪等人。他們說,雖然是首次參與砌石工程,但努力學習、
用盡氣力,過程雖艱辛,但面對徒手完成的壯觀牆面修復,
備具成就感,欣慰能夠參與舊社溯源計畫。
https://i.imgur.com/mUX2Qoj.jpg
黃用斌說,針對拉庫拉庫溪流域計畫,已完成佳心石板屋修
復,接下來還會陸續整理附屬家屋、小米田,並打造展示屋,
讓相關場域更加完整,如今多美麗駁坎也完工,未來會再就
黃麻遺址進行整理,增加步道舒適性及導覽解說。
文化局長江躍辰說,感謝當代布農族人以雙手、身體的氣力,
參與舊社溯源與重塑計畫,願意回到傳統領域,擔負起歷史
文化資源的守護工作。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241903
6.備註:
再把青苔敷回去就真的完美了
作者:
ME13 (小鳥)
2020-07-28 15:07:00太強
作者:
t7556281 (褲子裡有奈得麗)
2020-07-28 15:08:00吊打習包子
作者:
cloudccw (.....)
2020-07-28 15:08:00200斤麥子 十里山路不換肩
作者:
locdan (locdan)
2020-07-28 15:09:00重砌吧,石板應該是原本就有,只是倒了
作者:
rockyegg (手裡拿著小皮鞭)
2020-07-28 15:09:00石板應該是被日本人差使的原住民搬上去的
這種才是真的該好好付錢的地方 不要又只給基本薪資啊..
作者: ilikepili 2020-07-28 15:11:00
感謝他們協助復原遺跡,且能夠傳承石板堆砌技術
作者:
aigame (neko)
2020-07-28 15:13:00滿漂亮的
作者:
qilar (羊牧人)
2020-07-28 15:14:00才100萬 血汗
作者: kaye1228 (KaYe) 2020-07-28 15:15:00
厲害!!
作者:
coolptt (吼吼吼)
2020-07-28 15:16:00猛
作者: j68345517 (阿斗) 2020-07-28 15:17:00
血汗
作者:
butt1106 (12345678)
2020-07-28 15:18:00推
作者: ALENDA 2020-07-28 15:20:00
推
作者:
BingLing (壞人請別再靠近我)
2020-07-28 15:21:00超猛
作者:
cafein (卡菲因)
2020-07-28 15:22:00抓到了!外星人就是台灣原住民,金字塔也是台灣原住民蓋的
作者: seasinger (曦星兒) 2020-07-28 15:22:00
這個 超累 但是很遺憾的 這種大多都做功德 歷年政府都不重視這塊
作者:
kenjip1p2 (如果我們有緣再相遇)
2020-07-28 15:23:00堆起來好漂亮
作者:
yufat (barca)
2020-07-28 15:23:00這樣才100萬? 實際給原住民的應該每人15K
作者:
hgb0120 (真糟糕正夯!!)
2020-07-28 15:24:00真的厲害
作者:
Toge (To Valhalla!)
2020-07-28 15:25:00好想去八通關上玉山
作者:
fr373969 (Brian)
2020-07-28 15:25:00感謝
作者:
doom3 (ⓓⓞⓞⓜ③ )
2020-07-28 15:25:00徒手製作石板屋
作者: Franc1224 2020-07-28 15:25:00
強
作者: oxoxx (oxoxx) 2020-07-28 15:29:00
強大
作者: santiago148 2020-07-28 15:30:00
超猛 但是這樣才給100萬太扣了吧
照片12個人 還有不在照片上的 100萬分下去剩多少
作者:
MW1220 (老機型)
2020-07-28 15:36:00原住民果然猛!
作者:
dudee (肥喵一律抱緊處理)
2020-07-28 15:38:00猛,好有意義
作者:
pchuang (九九)
2020-07-28 15:40:00增加預算啊!!!
作者: YJM1106 (YM) 2020-07-28 15:41:00
殖民時期文化古蹟,過50年中正廟也會變成這樣了呢
原住民就是猛,反觀貪生怕死的漢人 根本才是台灣亂源
作者:
ikeep (Eating Out)
2020-07-28 15:43:00推
作者: qawsed999 2020-07-28 15:43:00
所以文化部有沒有好好給人家酬勞跟補貼靠 全部只給100萬是在壓榨血汗奴工嗎
作者: issndard5655 (ㄞㄞㄞ) 2020-07-28 15:53:00
不知道給到基層的錢剩多少
作者:
FJHS (wander in an open field)
2020-07-28 15:57:00推,但幫QQ
作者:
sookie (宣醬)
2020-07-28 15:59:00這才叫文史古蹟